社論/落實綠色島嶼願景

  • 2018-12-18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常態化,乾旱、洪水、豪大雨的頻率愈來愈高,對於城市的治理形成嚴峻挑戰。因應文化與所處環境等不同,每個地方需要的永續經營方案都不大相同。馬祖的綠色島嶼願景可以藉由讓專家學者、公部門、社區團體與在地居民相互對話的方式找出最適合的永續經營模式,並透過各種方式培養居民認同永續經營的概念,讓居民自動自發的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節能省碳,逐步實踐可永續運轉的智慧綠色島嶼。
 根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到了2030年,平均每5人就有3人居住在城市,全球城市人口將累積達到50億人;隨著全球人口越來越往城市聚集,每個城市都將面臨到巨大的教育、醫療、交通與公共設施等需求壓力,為有效因應市民需求、紓解資源壓力以及落實城市永續經營,有些城市開始透過資訊科技滿足市民對日常生活與公共服務的需求,進而實現智慧綠色城市願景。
 馬祖的低碳綠色島嶼策略,可以配合在地的環境加以規劃,利用生態、地理或是氣候上的優勢,達成最大的減碳效益。一般而言,發展低碳城市所能採用的策略包括了交通運輸、能源使用、資源利用、環境綠化等等,例如建立完整的大眾運輸網路、規劃自行車道等;發展太陽能、風力發電;推廣低碳建築;環境綠美化;廢棄物與資源回收再利用;培養並鼓勵綠色消費等。
 一般民眾對於減碳,可以從低碳生活做起,包括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配合共乘,購物外食自備環保袋或環保餐具,另外可配合城市進行減碳措施如個人居家環境綠美化及隨手關燈省水電等。一般民眾除了簡易節能行動的配合外,民眾對環境的認知直接影響到民眾參與的意願及程度,因此對於民眾環境教育相對重要。低碳發展策略與生活與民間息息相關,民間的投入與民眾的認知直接影響成敗,新聞平面媒體的推廣、宣導、說明會議的辦理,讓民眾多瞭解策略推動的目的及後續成效,也是建構低碳城市重要的一環。
 綠色城市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多數國際大都市以建設發展低碳城市為榮,關注和重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代價最小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性的舒緩包容。綠色經濟所代表的是,追求經濟發展時,兼顧環境保護與社會公平。從外國的成功經驗來看,只要有完善的策略與適當的誘因,將經濟成長與二氧化碳排放脫鉤是完全做得到的。近年來台灣的天然災害愈來愈頻繁,各個縣市要達到綠色城市的理想,必須讓更多居民體認實踐綠色生活的必要性,才能共同邁向真正的綠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