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面對非洲豬瘟 要做好長期抗戰準備

  • 2018-12-27
 中國大陸接二連三爆發非洲豬瘟,目前疫情已蔓延了全國23個省區,並持續擴散,疫情嚴重性震撼全世界。面對中國嚴重的非洲豬瘟,僅一水之隔的臺灣更是繃緊神經,全國從上至下不敢有一絲懈怠,若病毒入侵,那全臺養豬業的上千億產值,將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唯有全民一心,做好萬全防範,才能將病毒拒於門外,保護我國重要產業。
 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惡性的豬傳染病毒,致死率卻高達100%,而明顯症狀則包含豬隻內臟出血、發熱、皮膚四肢發紫、嘔吐及死亡等,從1921年發現以來,非洲豬瘟至今仍無藥可解。
 為了防堵非洲豬瘟入侵,政府已將此課題提高到國安層級,啟動所有邊境及海關檢查把關行動,嚴查由大陸走私及豬肉製品夾帶進入台灣。對違規者提高罰款,嚴重違法者甚至會科以刑責,防疫如作戰。許多學者不斷示警「豬瘟入侵是會動搖國本的大事」。
 1997年臺灣爆發嚴重口蹄疫。據統計,口蹄疫豬隻撲殺作業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台灣共撲殺了385萬746隻豬,為全台超過3成的豬隻,造成當年度畜牧業產值年減542億元、重挫29.1%,若加上周邊肉品、食品產業,相關農業、畜牧業、屠宰業、食品業等,整體經濟損失高達1700億元。臺灣口蹄疫風暴歷歷在目,國人更要謹慎看待。
 非洲豬瘟病毒可在冷凍豬肉存活1000天,冷藏肉存活100天,火腿140天,都證明病毒可怕的韌性。歐洲的葡萄牙1957年發現非洲豬瘟,經過42年努力,直到1999年才脫離疫區,西班牙也花了30幾年,由此可見,非洲豬瘟絕非短期可解決。
 馬祖的小三通與大陸僅有30分鐘船程,是防疫的第一線,尤其福建省已淪為疫區之一,馬祖的邊境檢查更顯重要。面對疫情,檢疫單位持續提高檢疫強度,並透過新聞媒體、宣導等方式,防疫不能有絲毫差錯。
 除了政府單位持續進行的防疫作業,民眾的自主行為才是防疫關鍵,拒絕攜帶任何肉類製品入境、隨時通報不明肉品或疫情。面對疫情威脅,我們必須抱持高度危機意識,上述國家都花了數十年才擺脫非洲豬瘟,這也代表台灣要耗費同樣時間來堅守這道防線,這是一個長期抗戰,全民都要做好準備,唯有堅持,才能保護我國重要畜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