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推動兩馬航線升級

  • 2019-01-02
 兩馬小三通曾經在諸多期待下開通,然而隨著大三通啟動,兩馬又無金廈航班的密集及短程優勢,因此榮景很快就消失無蹤;幸而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三年前黃岐航線讓馬祖小三通再現曙光,航程僅需25分鐘,讓兩岸一日生活圈成真,如今琅岐客貨碼頭即將開通,可望有效再次加碼兩馬小三通優勢。
 兩馬小三通開通十七年,馬祖鄉親最有感的就是,對岸港埠建設的一日千里,初開通時對岸民眾羨慕我們的碼頭建設,誰知這樣的優勢維持非常短暫,隨著馬尾港、白沙港的建設完成,台灣反而相對落後,這三年來馬祖各碼頭的建設陸續改善到位,方有並駕齊驅之感。
 兩馬小三通過去因為體質不良,包括航程遠、路程久、票價居高不下等,當然還有馬祖空運的穩定性不足問題,因此在大三通後小三通人數幾乎是腰斬,後來連續三年維持在四萬餘人,在2015年底黃岐航線開通後,確實有助於提高小三通的人數, 2016年達到6萬9千餘人,增加近2萬5千餘人。另外根據港務機關統計,106年北竿白沙-黃岐航線往返載客總數40670人次,105年為47961人次;106年南竿福澳-馬尾航線往返載客總數為20498人次,105年21148人次,顯見黃岐航線之優勢。
 當然為配合航線的開通,對岸也配合將原先百廢待舉的黃岐小漁港,建立一個新碼頭,並延伸福州市公路到黃岐,可以在透過一個多小時的陸上行程轉到其它繁華的城市,適合包裝各項大陸旅遊行程。在今年大三通十週年之際,福州就推出相關的推介方案,前五百名從黃岐-馬祖航線往返的遊客,可獎勵往返航票。另外大陸福建省也補助組織旅行團赴馬祖旅遊的福州旅行社,補助對象首次擴大到馬祖一日遊,而且福建省外和港澳旅客到福州參加「福馬小三通」旅遊團,也給獎勵。
 陸方原先的兩馬客運泊位位於馬尾青洲作業區,距馬祖海上行程32浬,需要90分鐘航程,為改善通航條件,推動航線升級,福州方面決定在馬尾琅岐建設新的對台綜合客運碼頭,琅岐碼頭到馬祖南竿直線距離為18浬,從長樂機場到達碼頭車程只需20分鐘,而從福州市區可以走東部快速通道過琅岐閩江大橋到達琅岐碼頭車程為30分鐘,不管海上或陸上的路程時間都減少一半,預計今年元旦後完成客運樓和水上3個泊位的主體建設,並在2019年底全面通航。
 在金廈通水典禮後,金馬與對岸的緊密合作引發中央政府及媒體的關注,而琅岐航線被提出討論,其實就馬祖立場而言僅為務實調整,並不需要進行航線的協商,小三通早已執行多年,兩岸的碼頭人員配套都已完備,推動航線升級,對岸做得比我們多,不管有無其政治考量,對馬祖而言只要有實際助益即可。
 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的競選口號是人要進得來、東西賣得出去、高雄發大財,相信這是每個縣市的目標,馬祖相較高雄難度更高,小三通是我們重要的對外交通渠道,有效的提高航線競爭力,我們都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