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力推動閱讀 形塑馬祖書香文化島嶼新風貌

  • 2019-01-16
 現在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如不迎頭趕上學習,就是落伍,甚至被淘汰,所以要多閱讀才能充實自我,打穩根基,幫助自己良好健全發展。在現實生活的領域裡,書的力量是無遠弗屆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對書的需求,化為知識力量的延伸。這股知識的潛力不但一直融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互關懷、扶持,更造就了整個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因此,書的價值與功能,可說與人類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綜觀今日的社會,從整體發展趨勢看來,始終被一股強大的功利主義思維所籠罩,這股效應的滋長,終究使社會人際關係漸趨走向冷漠、現實、仇視、利害的危急中。往昔那種處處溫馨,守望相助,祥和、友愛的氛圍已離我們越來越遠。正因為今日的社會少了一份書香味,多了一份銅臭味,全民熱衷追逐金錢遊戲,親情與人情放一邊,唯利是圖,以致改變了整個人們價值觀,更直接與間接造成社會動盪不安,也使人際間往來更疏離,治安益形惡化。
 欲使社會擺脫功利主義作祟,回歸純樸、友善、互助的和樂關係,讓社會更團結、更進步,閱讀絕對是一重要關鍵。無論從社會各階層、學校方面以至家庭各成員,人人勤學,蔚為風尚,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書香味、人情味。庶幾,民心始能凝聚,民氣可用,才能真正建構一個安定、祥和、進步的人間佳境。
 不可諱言的,現在台灣社會流行著「債多不愁、蝨多不癢、書多不讀」的惡習,大家只關心股市的漲跌、而不關心閱讀的曲線;大家只關心銀行的存款,而不關心智慧的水庫;人人競相以豪奢的酒櫃相炫、而不以典雅的書櫃相許。長此以往,必使國家政治崇尚陰謀,偏重權術;經濟巧取豪奪,利潤至上;社會委靡淫亂,風氣敗壞;領袖人物以權謀私,鮮廉寡恥;市井小民聲色犬馬,但求本能欲望的滿足,小我的麻醉與解脫。
 所謂:「讀書深時意氣平」,能多讀好書、多賞好藝術品,精神生活必甚為豐富,遇事通明透徹,在好書的浸淫下,啟迪了智慧、美化了靈魂、增益了知識、加強了自信、提升了品格、昇華了慾望,對社會來說,讓時代愈來愈進步,讓生活愈來愈安適,這是讀書可以創造的效益。讓書香洋溢在地區各角落及大街小巷,成為書香馬祖。
 打造文化島嶼的閱讀氛圍,需藉由家長對閱讀教育的重視,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提高閱讀興趣,涵養閱讀素養,讓家庭帶動閱讀氣氛,並持續養成共讀習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態度。為共同型塑馬祖文化島嶼新風貌,需結合各方資源,全力推動閱讀教育,推動校園與家庭閱讀,進而開啟全民學習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