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北竿元宵擺暝文化祭系列活動已展開籌備工作,今年地方更希望爭取成為國家級慶典,成為特色文化藉以推展文化觀光,但從過去幾年的元宵活動看出,過於重視熱鬧程度而忽略傳統特色突顯是將來要爭取國家級慶典需要突破之處。馬祖元宵活動看似熱鬧,卻少了一分對傳統的堅持,要把元宵做為馬祖節慶觀光主軸要從文化傳承來定位,只有堅持傳統,才能形成特色並走的長遠。
台灣地區每年定期舉辦的大型元宵廟會信仰活動,如平溪天燈、宜縣搶孤、大甲媽祖繞境、元宵燈會、鹽水烽炮等,都是吸引民眾遊客的大型活動,其中有很多也被列為非物質遺產的文化保存項目。文化觀光發展至今不難發現,越是傳統的活動慶典越能吸引遊客媒體目光,因此維護並將傳統慶典文化發揚光大才是永續生存之道。馬祖的元宵雖說是鄉親十分重視的年度盛事,但與台灣的大型活動規模相較實有天壤之別,要比熱鬧沒得比,能夠吸引目光的只能是絕無僅有的特色。
元宵是一年一度的地區盛事,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酬神,馬祖多具海島捕魚傳統,早年來自大陸福建沿海的諸多民間信仰隨移民帶至各島,各鄉民眾對自己供奉的神祇敬畏有加,視元宵為一年最重要的慶典活動,甚至有的食材過年都捨不得吃,要留到元宵敬神之用,而這種對元宵重視的心態因為時代的改變而有所調整。
地區各廟宇元宵慶典活動內容大同小異,但都有各自的歷史傳承的特色與定位,以鼓板隊為例,人多有人多的打法,人少有人少的打法,重點是我們要堅持打下去,若是定位為在地文化,那就要設法透過社區、教育的管道讓傳統文化有傳承的規劃。
今年政府打算爭取北竿元宵擺暝文化祭成為國家級慶典,專家考評是十分嚴格的,因此活動籌備要讓各界看到馬祖元宵的精神所在,主辦單位推出碗筵比賽就是一項很具特色的活動。早年住民元宵酬供品擺放內容及位置都有講究,而這項祭祀傳統有些變化,找回原味才能發揮特色精神。近年來有關地區廟宇活動要不要加入外來元素引發討論,大家能關心這個話題表示對文化傳承有所期待;求新求變用在傳統廟宇慶典中似乎並不合宜,但在傳統主軸下的小變化是可以被接受的。
元宵是人神同樂的慶典,但多年來輪值主辦的廟宇通常是社友忙得手腳打結,卻沒有獲得預期吸引遊客的目標,國家級慶典不能只靠熱鬧兩字就能成功,如今民眾生活條件大幅改善,或許不會再為了碗筵內容而傷腦筋,但人力的傳承卻面臨斷層,北竿各廟的扛乩文化就是一例。馬祖的廟會活動亮點不在於其熱鬧的程度,而在於其特殊的傳統習俗,像是北竿元宵活動的橋仔求籤、坂里的馬糧文化、芹壁龍角峰祈夢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傳統,元宵活動應多在這些方面投注人力與經費,傳統特色自然獲得保存與彰顯。
社論/國家級慶典不能只有熱鬧
- 20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