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最美的風景是人」並不足為傲,如果人的四周也是美景,馬祖才真正是美麗島。景觀有各種不同面向,從人文歷史、文化、自然生態,花園、街角,到學校、公園,甚至到河川與海岸線,生活環境該如何獲得舒適,得從整個系統來進行思考。
馬祖有山有海,本是個在景觀上得天獨厚的地方,但如果遊客一上岸,看到周邊景觀紊亂的現況,遊興大概都要打點折扣。景觀看似一個簡單卻又複雜的名詞,除考量到環境的美醜問題,更是與民眾福祉、環境安全、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臺灣本島,不論是城市或鄉村景觀,普遍存在髒、亂、醜的印象,違建、招牌林立,城市天際線被缺乏管制的高樓建築破壞,也影響著社區居民的日照權與景觀權,長期經濟發展之下,造成環境資源破壞,城市鄉鎮欠缺整體規劃。
走在日本鄉間,會發現民宅不會大紅大紫,不會貼滿彩色磁磚,而是與四周田野相調和的顏色。在城市裡,即使東京,街道一塵不染,每戶人家雖小,但門口總會布置個小花圃,整體感覺就是潔淨、清幽、美觀、精緻。同樣是港灣,新加坡濱海灣的魅力,已遠遠地把基隆港周邊甩在後頭,十餘年來,這個港灣與周遭的土地利用、城市景觀,大大改寫遊客對星國的印象。許多人會說,「沒來過濱海灣,別說你到過新加坡」,其實一點都不為過。
很多民眾的住家附近的路旁停滿了汽機車,結果本來還算寬敞的巷道實際能通行的空間就只剩原來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另外,到處充斥違建,不但有安全問題,也會破壞景觀。隨著馬祖的經濟開放與建設,這些「異常現象」在馬祖也成了尋常,且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
曾經到日本旅遊過的人,可能覺得日本的市容景觀清潔漂亮。其實,日本的街景並沒有特別華麗,只是馬路沒有淪為「汽機車堆放場」,房子沒有淪為「拼裝建築」,公共空間沒有遭到侵蝕,所以大家看得到道路和建築的原貌。台灣人覺得日本的市容景觀清潔漂亮,其實是他們知道良好景觀是國民共通之資產,好的景觀吸引人駐足,就有消費行為產生,形成人與環境的良性循環。
良好景觀對觀光及與其他地域間之交流有重大貢獻,為讓馬祖未來更有次序、更整齊、美觀的景觀,地方公共團體、事業者與居民應通力合作加強對形成良好景觀之理解,並積極促使良好景觀之形成。
社論/擁有好景觀 馬祖觀光更美好
-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