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與馬祖分別發現的海漂死豬,都驗出帶有非洲豬瘟病毒,另外在入境旅客所攜入的豬肉製品中也確實驗出病毒存在,這些都證明政府大張旗鼓防疫是有必要的;大陸豬瘟疫情幾乎以野火燎原的速度擴散,但卻依舊表示沒有重大疫情,這也導致防疫容易出現漏洞,大陸民眾無法得知豬瘟疫情的嚴重性,對於防疫雪上加霜,台灣現以最高規格的嚴謹態度防疫,就是對台灣民眾健康最有利的保障,大家都應在各自崗位配合防疫。
這次讓世界各國聞之色變的非洲豬瘟病毒,是20世紀初在非洲肯亞被發現,原本限於非洲大陸,後來散播至南歐及加勒比群島,在2007年時病毒傳播到喬治共和國,後來蔓延到俄羅斯,去年散播至中國大陸。根據紀錄大陸去年七月前,因為疫情被撲殺的豬隻數量還是零,但到八月就瞬間逼近五萬隻,九月開始直線上升,到十二月為止累積撲殺二十八萬餘隻,遙遙領先其他疫情國家,還一舉超過同樣疫情嚴重的俄羅斯。更可怕的是原先在歐洲一年的傳播速度約一百公里,但是去年八月大陸遼寧出現第一例後,從東北三省傳到福建、廣東,不到五個月擴散幾千公里,傳播速度快得非比尋常。
大陸非洲豬瘟疫情絕非其所稱可掌握或不嚴重,而可以說是嚴重失控,離島不斷出現的大陸海漂死豬,應該就是大陸一般民眾發現病死豬,擔心查獲遭大舉撲殺而至海邊放流,但這樣的舉動無異是防堵疫情的死角,在陸方原本就半遮半掩的防疫作為上,加上民眾的無知及消極抗拒,讓大陸豬瘟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非洲豬瘟病毒之所以可怕,在於其不但可於冷藏豬肉存活一百天,冷凍豬肉存活一千天,還耐酸、耐鹼又耐熱,可在火腿、肉鬆、肉乾等加工品中存活,更有傳播的機會。目前非洲豬瘟具高度傳染性、無治療藥物也無疫苗,豬隻染病後死亡率達100%,一旦發生疫情必須撲殺清除,將對養豬產業產生衝擊。
雖然截至目前為止該病毒不會傳染給人,但人類卻可能是其傳染途徑,該病以接觸傳染為主,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疾病。
國內專家表示,從近期台灣海關攔查多起陸配、陸客或台灣旅客夾帶含非洲豬瘟病毒的香腸、火腿、臘肉等中國大陸肉製品可證明,大陸處理病死豬時並沒有全數銷毀,很可能將同一養豬場沒發病或發病沒死的豬隻運送出去屠宰,進入食物鏈加工製成食品或鮮豬肉販賣,有時運送距離幾百公里,病毒株因此擴散污染整個環境。這也是為什麼對於豬肉製品必須嚴格禁止入境,因為肉品仍帶著有效傳染的病毒。
緊鄰金、馬的福建與廣東都已淪陷為豬瘟疫區,也因此金馬兩縣的邊境防疫非常重要,大量的小三通人員每日進出,只要出現破口就可能讓台灣防疫失守。即便每天宣導,機場、碼頭或是班機、船班連番廣播呼籲,但每天依舊有人攜帶肉品入境,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但事實上就是對防疫造成威脅,在地的鄉親務必配合,也跟身邊的人宣導,讓豬瘟疫情確實防堵於境外。
社論/防堵非洲豬瘟人人有責
- 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