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島上好」馬祖社區規劃師輔導之期待

  • 2019-01-24
 馬祖四鄉五島社區改造在政府及民間共同推動下,歷經20多年投入下,有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的味道,形塑具有人文歷史的聚落群象,並永續經營進而挑動旅遊風潮。魅力的散發,就是引你到這裡來,未來除仍須努力,串連各社區資源及特色,才是最大本錢。「島上好」馬祖社區規劃師輔導計畫包括空間改造及創意提案類型公開徵選會,今開放讓大家都能參與及互相交流,一同讓島上更好吧!
 回顧民國81年戰地政務終止,回歸地方自治之時,由於民間力量的崛起,以及住民自覺,開始尋找自己家園的那份深層感動,民國85年,引進聚落保存觀念,大家捲起袖管、褲管,不計報酬的投入家園的維護。從古厝整理、佈置,重新賦予新生命力,並建立住民間的互信與共識;同時,聚落保存成功案例的火花也在四鄉五島蔓延。
 經過第1個十年,由聚落保存出發至社區意識形成,期間雖有風風雨雨,以及不同看法與意見,這是過程的轉化,大家為自己生活的土地及給予下一代優質的環境以及未來永續發展,已逐漸匯集共識。
 至民國91年起,政府所扮演角色除積極為地方爭取全縣性的社區改造與建設外,並針對四鄉五島村行政區域,透過村村做社造,來促成鄉鄉有特色,也就是說,政府與人民要發展一種相互支持的合作關係,而不是上下關係。一方面,鄉親自發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透過村子的內部決策,來決定村子的發展方向;透過爭取社區補助來實現村子的願景與夢想。則藉由公平公正的補助審查機制,提供經費的支持,來協助實現鄉親之所欲,促成民眾所樂見的軟硬體建設。另一方面,在社造帶動的基礎上,各島的社區發展協會可以透過聯誼、溝通來發展,增進彼此互助合作的關係,凝聚共識創造出新火花,並且將五島成果及意見轉化成為有助於提供發展。
 社區營造的定義,是由住在村子裡的居民共同意思的經營打造,但是專業理念及全縣整體規劃,也不能缺少外部的協助、指導及提供、輔導,以求健全。翻動人類生活文化發展史頁,家庭是人們私人生活最重要的領域,而社區則是民眾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單元。文化的發展,必須紮根於社區,才能開花結果;居民也必須建立起社區共同體意識,關心自己的家園,大家協力經營,社區才能永續發展。基於這樣的認知,地方未來凝聚社區群體意識,改善社區生活環境,建立社區文化特色,也將寫下馬祖社區文化的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