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傳出大陸越界小船在北竿海域澳口炸魚的消息,經訪談民眾後證實這項傳聞,炸魚船也好,釣魚船也罷,這些越界大陸船都佔著船速高的優勢,動輒可達30節以上,而在馬祖巡防的海巡艦艇沒一艘可以追上,導致陸船肆無忌憚在各海域暢行無阻。面對大陸漁船越界型態由傳統慢速船轉變成為高速船,我方的海巡面對此種轉變必須提出有效的因應措施,設法引進高速船擔任巡防任務,就算不能當場攔捕越界船,至少也能有嚇阻作用。
大陸越界漁船作業型態在最近幾年有了重大轉變,以往小型機動漁船如今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船速高達30節以上的快艇小漁船,這種高速船對馬祖海域資源的掠奪更甚於傳統漁船,因其機動性高,仰仗其速度可為所欲為,作業範圍更廣達馬祖所有島礁周邊海域。據漁民表述,大陸高速小船主要在馬祖海域從事釣魚以及炸魚等行為,因鮮魚市價不斷上揚,即使高速船十分耗油,只要有所收穫依然是有賺頭。
海巡進駐馬祖最重要的功能是緊急救護和護漁守境任務,長年以來海巡在緊急救護部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獲得民眾一致認同,但在護漁守境工作方面卻受限於諸多主客觀因素,其成效是有令人質疑之處。馬祖四鄉五島面臨大陸越界漁船的干擾不勝枚舉,尤其在海洋資源持續枯竭的現況下,原本屬於我方的資源被非法漁船掠奪,漁民生計權遭剝奪之外,生存空間一再被壓縮,基層的民意自然會有所反映,此時漁民期待的是政府有感政策的提出,讓所謂的公義可以彰顯。
越界大陸漁船之所以能夠如入無人之境,所憑藉的不過是個快字,多年來地區漁民一直努力爭取引進高速查緝船隻,以國內的造船技術是可以做的到,但公部門的效率讓這艘快船一直沒有出現。面對大陸越界快船只能在速度上取勝,海巡出勤的目的不見得一定要當場緝捕,但只要我們船速夠快就能達到嚇阻作用,驅離也是一種策略,要讓這些越界船疲於奔命,增加油耗支出,當陸船收支不能平衡時自然會退出這片海域。建立海洋漁業作業秩序政府責無旁貸,海巡做為第一線執法單位要面對來自基層的聲音,但往往政策主導現實,期待中央政府能對海洋秩序規範建立有所重視,更不能讓第一線執法人員因為裝備不好而背上罵名。
面對廣大海域和作業漁區與大陸重疊困擾,護漁工作想要做到盡善盡美是不可能的,基層漁民在意的是最起碼的生存空間是否能維持,越界的型態在轉變,我們執法的工具和勤務規劃不能再一成不變,國安單位也不能坐視越界高速船在我方海域各澳口來去自如。此外兩岸的漁政協商會談也要有所突破,共同投入限漁、護漁是無關政治的世界海洋資源保育趨勢,而不是各憑本事無窮盡的加以掠奪。
社論/越界漁船越跑越快 海巡裝備必須更新
- 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