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芹壁需要建設也要景觀

  • 2019-02-23
 近來芹壁南面山因興建小型停車場及坡道而破壞原有景觀一事引起各界關注,地方發展的過程中建設在所難免,重要的是在建設過程中如何兼顧景觀的需求,若非要改變地形、地貌,也應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芹壁如此,馬祖全區亦然,若因維持原貌而反對任何建設,對地方發展是無益的,期盼政府在未來所有建設過程中有更細緻的考量,也不可因噎廢食過度保守,讓地方建設停滯不前。
 芹壁南面山停車問題存在已久,多年來地方各界爭取興建停車場也是應實際需求而來,如今好不容易克服土地及經費問題規劃興建小型停車場,希望舒緩南面山車滿為患的壓力,但在工程規劃及施作時因為大幅改變原有的地形、地貌而引發不同意見。
 回顧芹壁近20年的發展過程,類似的經驗很多,一個地方能夠發展就難免需要建設與破壞,重點是建設有沒有必要、破壞有沒有過度;任何建設都必須源自需求,因建設過程而引來的破壞能否獲得多數認同和儘可能的恢復原貌,都是要主事者更謹慎細膩的思考。
 馬祖是一個發展中的地方,地方因發展需求而建設是必然的現象,尤其在以觀光為主軸的縣政架構下,建設要考量的層面更廣,除了在地居民的需求外,遊客的需求及觀感也要顧及,一味的力求絕對保持原貌或肆無忌憚的大破大立都不是適宜之策。以芹壁停車場為例,因為遊客多車子必然多,停車場就有其必要,只是在選址以及興建規劃上要有更多考量才是;芹壁南面山的爭議不在要不要建停車場,而是如何在最大限度內儘可能保留原始地貌下推動興建工程。
 政策是民意討論的結果呈現,所謂民意自然是指多數人的意見共識,芹壁停車場是多數人的意見,政府依此推動政策理所當然,如今在推動過程中引來不同意見,如何做彌補與後續的景觀強化也應有政策方向,相信在落實後續綠美化之後,整體而言芹壁南面山停車場是利多於弊的,尤其是對附近民宿業者及住宿客而言。但這座小型停車場不能完全解決芹壁停車問題也是事實,政府應有長遠的規劃與思考,通盤檢討芹壁停車需求建設與最佳遊客動線調整,在不影響參觀遊客及住宿旅客的前提下,做一個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規劃。
 芹壁南面山停車場議題其實是馬祖建設的縮影,自83年發展觀光政策以來,各鄉各村都有類似的情況,包括路巷燈的豎立、傳統聚落內步道重建、管路下地等,過程中都面臨了不同意見,大部份村容在維持聚落基調的前提下都做了一些改變。因應未來地方發展,建設仍有其必要,破壞也在所難免,只是決策過程中不能太急躁,破壞也要有限度,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點,這樣才不致於因為意見分歧而讓建設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