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人兵,要驃悍,衝不破,打不散」!在海龍蛙兵的精神口號呼喊聲中,馬祖「海龍王」毛守義連長,3月2日在台南舉辦告別式,揮別傳奇人生。在毛守義90歲的人生中,有16年是在馬祖奉獻國家,而這16年也是他人生最精華的時刻,在馬祖有不少鄉親認識他,毛守義傳奇人生的告別,馬祖鄉親同感不捨。
毛守義是在民國66年到民國78年在馬祖當水鬼蛙兵,那時候的馬祖仍是在戰地政務期間,兩岸對峙風聲鶴唳,別說是到大陸出任務,光是夜間在馬祖海岸碉堡站哨就夠嚇人,擔心對岸水鬼會來摸哨,不少新兵看到黑影就開槍,而穿著紅色短褲、黝黑壯碩的海龍蛙兵,最能象徵那時候馬祖的戰鬥精神,要戰不躲、要死不怕,毛守義是海龍的傳奇、是馬祖的英雄。
有其說是告別一位遙不可及的偶像,對馬祖人而言,不如說是送走了一位我們身邊熟悉的老朋友,民國六、七十年代,當時馬祖軍民同甘共苦、同島一命,國慶日馬祖家家戶戶懸掛國旗,而當時很多的馬祖軍人也是滿腔熱血,願意為國犧牲,死在馬祖。感謝千千萬萬一梯又一梯,像毛守義這樣的老兵,你們為馬祖、為國家付出的血汗,確保了馬祖與中華民國的安全,用一擔、一鏟完成了馬祖四鄉五島的基礎建設,沒有老兵的付出,就沒有今日的馬祖,馬祖永遠謝謝您們。
另外,我們也要向軍人背後的家眷致敬,「水鬼王」毛守義在馬祖一待16年,和家人聚少離多,有軍眷的全力支持,才能讓前線軍人安心在馬祖執行國家任務,當時馬祖交通不方便,台馬之間更沒有直通電話,馬祖軍人的軍眷在台灣產檢要一個人去,對孩子的教育也要一人分飾父親、母親兩個角色,雖然大多數軍眷只有在海的另一端聽過馬祖,並沒有來過馬祖,但在那個艱苦的大時代,台馬兩地的心是在一起的。
美國特種部隊遊騎兵「麥支隊協會」每年的年會上都會展示孫立人將軍的照片,感謝國軍在滇西緬北戰役中解救美軍的戰鬥行動;而仁安羌戰役被國軍解救的英國老兵派翠克,不但生前就算高齡94歲也要特別飛來台灣,親自到圓山忠烈祠向國軍祭悼感謝,死後也以中華民國國旗覆棺。曾受國軍幫助的外國人,尚不忘歷史,真誠感謝,反觀我們,曾經為國家犧牲的軍人、曾經為馬祖付出的老兵,現在台馬兩地又有多少人會記得他們?感謝他們呢?
毛守義走了,民國六十年那個讓人聞風喪膽的水鬼海龍世代已經遠離,今日的馬祖,鐵板沙灘的浪花繼續不停漲退起落,向馬祖英雄致敬的時刻,我們也不要看輕自己,我們也能成為馬祖的未來英雄,雖然面對的困難不一樣,但是我們都有像毛連長一樣的馬祖戰鬥精神!
社論/向馬祖英雄致敬
- 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