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無菸環境 健康新主張

  • 2019-03-05
 菸品的使用,WHO指出,在21世紀全球菸品將直接威脅約10億人口的性命!而人類的八大死因中,就有六個與吸菸或二手菸有關,包含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結核及氣管、支氣管等肺部癌症。目前全球每年有710萬人死於菸害,其中,香港每年有7,300人死於菸害,台灣每年有2.4萬人死於菸害,中國大陸每年更有超過110萬人死於菸害,所有華人地區菸害死亡人數佔全球的五分之一!
 很多人會把吸菸當成一種習慣,如果沒有菸霧陪伴下,好像一切的事情都做不起勁,有時「敬菸」也反成為一種禮貌,甚至該遵守禁菸的公共場所也依然可以看到吞雲吐霧的現象。或許這些動作、習慣都不是好的示範,但重要的不在於習慣、行為的好壞,而在於吸菸之後所造成的危害。又由於吸菸的危害是漸進式的、是緩慢的,也等同於慢性病一般,許多人是在青少年接觸香菸,但一直累積到中老年才出現相關的病徵,因此,不太容易讓人有所警覺及重視。
 吸菸可能會導致肺癌、口腔疾病、手指變黃、皮膚出現皺紋或提早衰老等,吸菸更會破壞你的免疫系統,使身體更容易生病。當你未滿20歲、肺部功能尚未發育完整時就開始吸菸,會使肺部生長受到損害,將增加罹患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風險,且這樣的傷害是永久的,無法回復。而隨著年齡增長,菸齡越長,生病的風險也將隨之提高,且吸菸者受菸癮綑綁,往往難以戒菸,美國每天就有超過1,300人因菸害相關疾病而死亡。
 吸菸的危害已是不爭的事實,大都數人也知道吸菸的壞處,吸菸不僅傷害個人健康,也對於家人或他人造成危害,由於吸菸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嚴重,因此,反菸拒菸已經成為世界風潮。如何有效減少吸菸人口,增加戒菸的人口,同時加強各項菸害防治工作,以維護國民健康,成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共同努力的目標。
 對於反菸的宣導工作,政府部門及許多民間團體也都推動的不遺餘力,由於相關法令的制定,以及宣導工作的執行,都對菸害防治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菸害防治工作更是須要「長期抗戰」的工作,如果推動不力,或流於形式,只有「三分鐘熱度」,對於菸害防治就沒有實質的助益。
 反菸拒菸不是特定人士的責任,而是每個人都可以盡力的工作,如「鼓勵戒菸」,雖然戒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戒菸人口的增加,顯示了吸菸人口對於菸害的自省與警覺的提高;其次,是「恪遵法令規定」,對於禁止販售香菸給未滿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或禁菸場所的規定,以及香菸的相關標示等,都應該嚴格遵守及執法;另外,不論家長、教師都應給孩子正確的示範,以身做則,一起和孩子們反菸拒菸,一起堅決的向菸害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