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管處今年首度嘗試將賞鷗結合大坵生態之旅活動規劃套票行程,並將賞鷗出發點移至最靠近燕鷗保護區的北竿橋仔港,這項構想不僅能提高遊客出海賞鷗的舒適度,更能為遊客節省時間與金錢。目前細部規劃仍在構思中,我們相信未來透過行銷這項海上生態休閒行程可以吸引更多遊客體驗。
燕鷗是馬祖地區夏日重要的生態資源,馬管處過去多年都依例推出海上賞鷗活動,也在回程時把海上看芹壁行程納入,但受限於經費與航程遠現況,無法天天開航或一日數班,因此每年實際參與賞鷗的遊客都只在2至3千人次,佔夏天來馬遊客總數不及十分之一。今年首度將賞鷗結合大坵生態之旅推出套票優惠,而且把賞鷗船出發點規劃在橋仔港,一般預料在市場競爭力上會大大提升,遊客因為方便且可一次出海玩個夠而提升參與意願,除了讓燕鷗美景有更多人體驗外,也可望全面帶動海上休閒觀光產業這個區塊。
早期賞鷗出發規劃在福澳或白沙,根據實際帶團的導遊表示,很多遊客在船還沒到保護區時就因為暈船感到不適,此時再好的美景或震撼的場景都可能因此大打折扣;而北竿鳥況最好的鐵尖島及中島距離橋仔港最近,和南竿或白沙相比航程相差數倍之多,乘客還沒來得及暈船就已經到了。把賞鷗船出發點規劃在橋仔有其地理上的優勢,對大多數的遊客而言也是有利的。而大坵梅花鹿生態之旅近年來也成為大多數遊客必到景點,去年有超過3萬人次登島,賞鷗及大坵梅花鹿被視為夏日馬祖不容錯過的生態之旅。
北竿的賞鷗及大坵生態之旅活動範圍都在同一條航線上,過去的做法是遊客若要完成兩項行程必須搭兩次船,不僅不利於行程安排,也可能多花了一筆錢,很多遊客被迫只能選一樣來玩,對相關產業發展而言並非合理常態。燕鷗有季節限定,大約每年7至9月出海可看,而這3個月也是馬祖遊客量最多的旺季,將賞鷗和大坵生態之旅結合可讓更多遊客體驗受惠,也能形成相關產業鏈,對地方整體觀光發展帶來利多。
政府辦活動的目的是行銷馬祖觀光,不管是輔導還是補助,相關辦法措施不僅要從社會公義出發,更希望花出去的每一塊錢都能發揮預期功效,甚至要為民間帶來政府預算數倍的商機,這樣才符合投資報酬率,才能讓民眾對政府施政有感。今年的觀光旺季即將到來,所有的觀光行銷活動都要掌握最佳時機,而立意良好的行銷構想也要有行動力強大的團隊來推動執行,遊客也好,在地民眾也罷,最終會由數字來說話,今年賞鷗結合大坵能否達到預期提高遊客參與度的目標,屆時統計數字會給答案。
社論/賞鷗+大坵 遊客一次玩個夠
- 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