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屆北竿硬地超級馬拉松順利完成,整體而言今年賽事評價還不錯,但諸如所有活動舉辦後都會有可檢討空間一樣,政府部門要試著從跑者角度來看整個賽事籌備,目的是希望我們所有的努力能讓跑者覺得安心和貼心。今後馬祖可能各鄉年度都有類似運動觀光行銷計畫,期望透過累積舉辦的經驗讓活動一次比一次好,進而建立永續辦理的基礎。
北竿硬地超級馬拉松以賽道艱難為號召,雖然今年有跑者反映新增尼姑山賽道讓整場比賽硬上加硬,事實上賽道硬一點或軟一點都不重要,跑者對整個賽事活動細節的安排才是重點。今年的北竿超馬基本上延續往年的風格,在嚴密的交管配合下並沒有出什麼大問題,所以在運動筆記上的評價還算可以,但若仔細檢討細節,仍有可調整的空間,而這些細節往往不是主辦單位在籌備時可以顧及,而真正能體會到多半是在跑者身上,實際跑過才知道問題出在那裡,建議檢討會時能邀部份跑者到場,大家集思廣益讓往後的活動越來越完美。
要建立戰地馬拉松的口碑先從讓跑者安心做起,在敲定舉辦日期後,除了台馬之間的海空交通不能完全掌握外,其它所有的事項都應操之在我,因此在賽事簡章中就要有讓跑者安心的規劃,任何公布在簡章中的事項都應明確且不能更改,其中包括了台馬交通、島際交通、島上運輸、物質領取、活動流程、賽道路線、接駁車船資訊等,在簡章公告前都應做好討論後公布,讓報名的跑者只要看簡章就能掌握一切狀況,對跑者而言有本可循就是安心。既然是年度既定行程,建議政府應及早編列預算及早作業,並至少應提前半年以上報名,這樣才有充份時間做準備,也有利於各地跑者年度賽事安排。
其次是要讓跑者感受到主辦單位的貼心,這方面的規劃就更需要細心,從補給站的內容、賽道情境佈置、路標明確、廁所位置等等,要從跑者的需求來規劃。以北竿硬地超馬為例,舉辦時間定在每年3月,此次天氣仍有寒氣,若能在賽道補給站增加熱湯供應,就能讓跑者有不一樣的感受。在全台一年近千場的馬拉松賽事中可以看到,大部份馬拉松是強調地方特色,結合觀光做行銷,馬祖馬拉松更是這種性質,要透過賽事流程讓跑者經由這趟行程達到運動觀光的目的,而民間也因為政府活動的舉辦而賺到錢,這樣的活動就算成功了。
任何活動都要站在參與者角度來規劃,這兩年馬拉松都規劃有選手之夜,但觀察結果來參加選手之夜的選手並不多,因為在賽前一夜多數跑者希望有充份時間休息,因此要不要繼續辦選手之夜其實是可以討論的。其次是每次配合賽事舉辦的園遊會應再強化地方特色,並試著透過消費券方式吸引跑者消費。總之跑者的需求應設法儘量滿足,站在跑者立場規劃所有細節,活動自然能達到安心、貼心的目標。
社論/讓跑者更安心更貼心
- 201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