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再造歷史現場

  • 2019-05-08
 鈕承澤導演的軍中樂園電影,主要拍攝場景在金門陽翟老街,其實金門本來就有特約茶室展示館,這次透過電影拍攝,再現了昔日擁有輝煌歷史的金東軍事重鎮,電影院、撞球室、澡堂浴室、軍郵局、特約茶室等,雖然電影拍完已經許久,但現在仍有許多遊客到拍攝地點,回味電影世界外,其實歷史現場的再現,也讓人們重新體會戰爭帶給人民的悲歡歲月。
 相較金門軍中樂園的展示,或者是場館再利用,馬祖軍中樂園所在地梅石村,過去卻一直呈現在深度沉睡的狀態,沒有改變、沒有建設,只有逐漸凋零,頹圮的牆壁、漫生的雜草,但正因為如此反而讓歷史現場可以完整留存。
 當年的梅石營區,範圍涵蓋梅石聚落、梅石茶室(原軍官特約茶室)、核生化訓練中心(原士兵特約茶室)、教練場、文康中心(原電影院)與幹訓班等,面積約15公頃。直至今日梅石營區已荒廢多年,但是連結營區與士兵特約茶室鵲橋仍在,走過鵲橋依然清晰可見一樓平房的建築及粉色的牆面,似乎就走進當年特殊時空下的戰時歲月。
 正因為梅石的完整保存及豐富歲月故事,地方政府配合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積極提案,推動「地方藝文場館興建計畫-馬祖梅石藝文中心演藝廳新建工程計畫」、「冷戰島嶼-連江縣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要重現梅石往日歷史。
 文化部所提的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是想打破過去單點、單棟或個案式的文化資產保存,希望透過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空間治理,重新連接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深化社區營造並發揚在地文化,以提升文化內涵來提振文化經濟;也就是將古蹟、歷史建築與聚落,納入國家整體空間治理策略,並依此擬定永續性之維運計畫,讓歷史現場回應當代生活,並運用新興數位科技引領人們走進多元的歷史記憶,使文化資產加速創意生成。
 離島三縣市都有計畫被納入,文化部訪視瓊林蔡氏祭祖大典時,就盛讚金門再造歷史現場的執行力,瓊林聚落是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結合的典範,以聚落為平台、國定古蹟為場景,又有著當代可親近的文化路徑,凸顯金門代表的就是活的閩南文化,也讓金門得以擁有重要的文化識別。
 梅石就是一個馬祖真實的歷史場景所在,當年馬祖第一家電影院梅石中正堂,將要以馬祖大型演藝廳的全新面貌重新回歸馬祖人的生活中,讓馬祖擁有觀賞演出、講座、會議的合格場所,滿足鄉親接觸藝文的美好經驗及社會需求,而年中即將完工的梅石聯外道路,也將是外界聯繫梅石歷史現場的主要通道。
 戰地遺產除了可見的硬體建築外,其實更重要的歷史文化內涵,而這也是經歷戰地政務的馬祖文化瑰寶,再現歷史現場計畫我們給予高度期許,期待見到一個重現當年歷史的場域,在現代生活中依然可以連接當年繁華的記憶,讓歷史永續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