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建構低碳馬祖之願景

  • 2019-05-26
 近年來,溫室效應帶來極端氣候劇烈之影響,世界各地災害頻傳,建構低碳城市回應氣候變遷,善盡地球村公民的責任已成為各大城市之議題。全球氣候變遷與異常,讓我們在一波波大自然的天災地變中,體悟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只有落實綠能與低碳城市的建構,力行低碳生活,方可解決問題。
 回顧當前國際生態城市或低碳城市主要核心精神與目標為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紛紛將都市的發展導引入永續生態的概念,透過各項國家資源的投入配置以及政策引導,逐步推展生態城市為當前各國重要的任務。觀察近幾年國外在都市發展的種種努力,不管是生態城市(eco-city)、綠色首都(green capi-tal)或生態城鎮(eco-town)等名詞或計畫,都以減碳為共同的訴求,隱含在其中的具體行動則是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復育、都市空間結構的檢討與調整、交通行為的改變、物質循環與綠色能源的使用,此外也兼顧經濟發展的議題。
 城市的美不在氣派的開發,也不是壯闊的建築,而是打造一個真正適合市民生活的空間。「低碳」是一種生活價值、一種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由低碳生活做起,啟動新市民運動,從政府機關及學校帶頭做起,實施每週一日蔬食日、辦理綠色採購、自備餐具、減少廚餘、力行四省(省電、省油、省水、省紙)、推動在地食材的認證、學校營養午餐採用在地食材等措施。要建構低碳城市,先期完整之規劃決定了後續政策推動及執行方向,完整的願景規劃第一步就要有完整的法規,而政策推動的成功與否則有賴於民眾的參與,全民教育的強化將可提升民眾參與及節能減碳的落實。
 目前,馬祖正積極規劃各項建設,推動低碳城市,綠美化環境,增加補助再生能源設施,減少排碳因素,推行環境教育活動、舉辦創意戶外教學、稀有動植物保護行動,以對節能減碳做出最大的貢獻。尤其馬祖之植樹及綠美化活動,更能帶動節能減碳行動,因樹及綠色花木都會吸收空氣中之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而放出氧,是最好的減碳效果。另外,當我們隨手做環保之際,發現還是塑膠類與廚餘最多,目前日常生活中充斥著許多塑膠用品,大家都知道這些塑膠用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人們為了方便而大量使用,將逐漸蠶食著地球生物的生存空間,因此我們要立即「減塑」,改變使用習慣,留給自己與下一代更好的環境。
 馬祖近年來大力推動旅遊觀光,旅遊人次攀升,為使馬祖遊客落實低碳意識於旅程中,未來可思考將電動車輛逐步導入馬祖,低碳島建設可逐步提升再生能源利用比率,減少在地產業與部門之能源耗用量,建立綠色運輸系統,降低水資源浪費與垃圾產量,加速邁向低碳家園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