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南北航站擴建有其必要

  • 2019-06-01
 為改善現階段馬祖空運服務品質,交通部民航局今年度投入總金額約2.5億元經費針對現有南北竿航空站進行擴建,在爭取建設過程中引發部份不同意見,認為未來馬祖規劃要關閉一座機場,擔心現在的擴建效益不高。空中交通是馬祖發展的命脈,爭取中的馬祖大橋及3C機場都不是一蹴可幾的小工程,都需要10年以上時間,而馬祖的發展與生計不能停頓、等待,對於提升馬祖空中旅遊品質有其具體作用。
 南北竿航站分別自民國92及93年使用至今,這期間台馬間的旅客運量由一年的20多萬人次成長至去年約38萬人次,現有兩座航站因旅客成長而顯得空間不足,尤其是北竿航站在規劃之初歷經兩次變更機型,單一時段運量的大幅提升讓航站空間顯得狹隘。民航局兩年前即針對兩座航站提出擴建計畫,其中南竿航空站預估增建面積為1500平方公尺,經費1.7億元,北竿航空站擴建面積300平方公尺,經費7千萬元。航站擴建的目的在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
 空運交通服務品質與馬祖觀光產業息息相關,為了澈底解決馬祖對外空中交通問題,民航局已根據評估推動北竿3C機場及後續擴充為4C機場的綜合規劃,而這項計畫另一個配套即是馬祖大橋的推動興建;經過效益評估,交通部與國發會均認同在大橋建成時機場擇一營運,這些馬祖空前大建設案並非立即可及,從規劃評估到實質建設完成都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不管是空運還是海運,馬祖對外交通改善不可能安於現狀,該改善的部份更不能因為等待而停頓。
 馬祖空運能量最近10年統計都是正成長,今年可望突破40萬人次大關,此次的航站擴建而新增第2家航空公司進駐空間,往返客運量尚有倍數成長空間。南北竿航站是馬祖重要的出入門戶,當初規劃時沒有想到年運量會成長迅速,但現階段空間擁擠是不爭事實,不論未來是那一座機場長期營運,眼前的問題必須先解決。預估南北航站擴建完工後可增加旅客候機及貨物暫存空間,可提供60萬人次的年服務容量,帶動馬祖地區整體區域經濟成長,同時也可提供目前往來臺馬商務、觀光旅遊的民眾,更便捷、高效率的服務水準。
 政府的公共建設投資越來越重視所謂的效益評估,前陣子台灣屏東機場淪為蚊子機場議題再度受到媒體重視,而馬祖機場在全國各機場營運使用率上算是很高的,又因為地處離島無替代交通可及,持續改善空中交通是勢在必行政策。不管從效益面還是政策面,馬祖對外空中交通應隨著地方產業發展需求不斷提升其服務能量與品質。南北航站擴建是不得已的短期改善方案,長期而言仍要一座可長可久的機場與服務能量相對應的航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