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重視雙語教學 厚植學子英語力

  • 2019-06-15
 雙語教學已成為教育界越加重視的議題,早年馬祖地區雙語教學不管是師資還是設備環境都遠不及台灣本島,直到最近幾年在學校及家長重視下才漸有改善。因應世界發展趨勢及提升整體競爭力,馬祖雖為偏鄉但不能忽略雙語教學的重要性,此次議會縣政考察有議員在東莒國小看到雙語教學成果令人驚艷,對日後地區各校雙語紮根也有期待,老一代或許無法體認雙語的重要性,但對下一代而言卻是生存競爭的關鍵要素。
 行政院國發會正在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雙語已被列為國家的重大政策,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重要政見也是推動全市國小雙語教學,顯示英語在未來國家整體競爭力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推動雙語中央各部會應全力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推動,以厚植國人英語力;尤其教育是推動雙語國家政策的重中之重,國發會認為教育部應鬆綁相關法規,修法建立彈性創新學習模式,全面啟動教育體系的雙語活化。依據國發會規劃之藍圖內容,以「厚植國人英語力」與「提升國家競爭力」兩大政策目標,推動「從需求端全面強化國人英語力」、「以數位科技縮短城鄉資源落差」、「兼顧雙語政策及母語文化發展」、「打造年輕世代的人才競逐優勢」4項理念,這次的規劃是由需求端全面強化國人英語力,而非同過往偏重於政府單位、公共標示或觀光等硬體環境雙語化工作。
 馬祖地處偏鄉,早年各項教育資源匱乏,尤其在英語教學方面,專業師資及設備都不足,地方自治初期政府著重於民生基礎建設,忽略雙語教學,因此70年代學子英語力普偏不如台灣本島,導致日後在社會競爭力低落。上一代的遺憾不能留到下一代,親師家長乃至於政府部門都應視雙語為基本能力。隨著新興科技與數位學習平台盛行,縮短城鄉學習的落差,幫助偏遠地區的孩童享受與城市同樣的學習資源不再遙不可及,我們期望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馬祖的雙語教學環境與資源都能在最短時間內迎頭趕上。
 重視雙語是國際化的重要條件,面對世界各國競逐人才,若要進一步走向國際,擁有國際通行語言之溝通能力不可或缺;因此,為進一步強化競爭力,吸引跨國企業來臺,讓年輕世代可在家鄉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雙語不可不重視。在國家政策導引及整體發展需求趨勢下,可預見的未來不管是職場還是考場,雙語能力的高低會是成敗的關鍵,地區家長及學子都應有此體認,而教育主管機關更應拿出具體積極有效的作為全面提升雙語能力,用政策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爭取資源提供更好的設備,推動全民學英語蔚為風氣,這樣才能達到全面厚植英語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