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潘文忠日前針對北竿中山國中老舊校舍爭取重建案現地訪視,地方政府也首度提出結合塘岐運動園區做完整校園規劃,這項被各界普遍認同的構想已初步獲教育部支持,落實推動的可能性很高。在全國各地均面臨少子化衝擊以及老舊校舍必須改建的狀態下,北竿塘岐新校區計畫提出的時間點十分恰當,而經由這項計畫的落實更能讓芹壁校區和塘岐新校區發揮1+1大於2的功能。
地區所有中小學校幾乎是興建於戰地政務期間,兵工協建的海沙屋經過數十年的風吹雨打,許多教室已是所謂的「危樓」,多年來在爭取危險教室改建這方面,地方提報也大多獲得中央的支持,只是過去礙於併校與否的爭議話題而少有人提及遷校的建議,殊不知綜合各校的危險教室改善經費可能可以蓋一間新學校了,學校危樓改善與併校議題甚至是牽動地方整體發展的空間規劃,若能大膽前瞻的提出可行構想,向中央據理力爭,其實危機可以是轉機。
根據評估,中山國中現有老舊校舍要全面改建所需經費近2億元,又因為學校地形不佳,直接影響營造成本,改建期間學生安置又是一個大問題;其次是中山國中臨近芹壁聚落保存專區,若為了配合整體景觀,新校舍採閩東建築將會限制空間利用,間接提高建置成本。其次是考量芹壁校區空間有限連像樣的操場都沒有,學生活動空間不足,而大部分學生其實來自塘岐地區等,而這些問題都能透過規劃塘岐新校區迎刃而解,地方政府大膽提出新校區構想其實是經過各方考量精算而來。
少子化的時代已然來臨,北竿學校空間的調整成為十分重要課題,去年地方政府爭取海大進駐並利用坂里國小空間轉型為大學用地,成功的讓校園轉型傳承,對地方而言不但不會因為併校造成負面衝擊,反而為馬祖高等教育創下新里程。如今配合中山國中老舊校舍改建,再度提出塘岐新校區的構想,從學子受教權的基本立場出發,兼顧地方整體發展需求,未來芹壁校區將可能有更多運用的可能性,對於地方創生與觀光產業發展而言,塘岐新校區計畫可謂一舉兩得。
馬祖正面臨少子化的危機,這個現象在北竿、莒光、東引離島十分明顯,而少子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更是深遠。在學生人數走下坡的同時,各校危險教室改善評鑑跟著進行,不僅是北竿,其它鄉島可能同樣面臨這些問題,教育政策要因應少子化做一次總評估,全方面的思考教育與未來地區長遠發展之間的各種連動性。特別應結合觀光立縣的施政主軸,在整體空間運用上發揮創意與長遠思考,在爭取建設經費的同時能讓效益有加乘作用。
社論/塘岐新校區 北竿新願景
- 201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