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市售及海上養殖淡菜經採樣送檢結果安全,代表地方海域生長環境良好,也是品質掛保證,在未來看好養殖產業發展,我們希望業者堅持品質及產出控管,不能因銷售急迫而疏於管理,讓消費者建立信心與食用習慣,才是永續生財之道。
自大陸傳出貝類如淡菜攝入藻類麻痺性毒素累積,導致泉、漳州地區出現多起食用貝類中毒事件,雖然對岸發生種類為薄殼貽貝,而馬祖養殖淡菜為厚殼貽貝,為維護食用安全,衛福局、產發處分就市售及海上養殖(淡菜、牡蠣)檢驗麻痺性貝類毒素,檢驗結果均未檢出麻痺性貝類毒素毒性,並都符合規定。
淡菜是馬祖目前看來最重要的養殖產業,市場的接受度也一年比一年高,政府也積極輔導漁民轉型發展養殖,過程中不論是養殖戶或販售者都務必要堅持品質,建立長期品牌。
馬祖養殖淡菜風味、口感屬對外運銷最佳海鮮類代表,主要海域生長環境佳,也建立極佳口碑,固然養殖種苗來自大陸,但經長期掛養,品質沒有問題,唯一擔心的是直接輸進即予上市,因對岸養殖環境安全與衛生;尤其在秋節前,台灣大批訂購時,因需求量過大,在此呼籲業者務必掌控來源。
馬祖的海水鹽度適中,又沒有重金屬污染,掛養淡菜品質遠遠超過大陸沿海省份;避免應付市場需求,直接把大陸的養殖成品上架,甚至尚未到肥美季節即搶先上市等,這些都會影響消費者對馬祖淡菜的評價,業者若不自律,一旦消費者沒信心,這個產業將無法生根發展。
因為養殖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馬祖海域經證實是適合養殖淡菜的,養殖淡菜最大的成本是時間和人力,在傳統漁業式微的趨勢下,輔導漁民轉型在政策上配合,例如適度開放養殖漁工輸入、建立品管與食安認證機制等,對於淡菜產業或有加持作用,未來若能打入大陸甚至是國外市場,價格可能因為品質「掛保證」而翻好幾翻,養殖戶的收入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馬祖淡菜好吃,是我們得天獨厚之處,隨著養殖科技進步以及機械化時代來臨,馬祖海域可以生產更多優質的淡菜產品。在貨源充足的前提下,淡菜可以成為隨手可得的在地食材,料理的方式更可以千變萬化,運用多元淡菜特色料理,讓所有遊客對淡菜留下深刻又美好的印象。推廣淡菜產業不僅只是重外銷,內需市場更兼具宣傳與廣告之效,親身體驗加上口耳相傳,馬祖淡菜就能一路長紅,也讓淡菜養殖產業永續經營。
社論/淡菜養殖及販售業者做好品管
-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