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守護燕鷗 永續生態觀光資源

  • 2019-07-18
 馬祖生物多樣性豐富,炎炎夏日每年都有上千成群的燕鷗來到馬祖的無人島礁繁殖,這些翩翩飛羽中,最受人矚目的便是數以千計的鳳頭燕鷗,及全球僅剩百隻左右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這兩種燕鷗每年都會群聚在一起,選定一個無人島礁繁殖。
 黑嘴端鳳頭燕鷗名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物種,牠在1863年被發現,旋即消失,至2000年才在馬祖發現4對築巢記錄。由於其族群稀少,且分布侷限,目前僅穩定發現於台灣馬祖及澎湖、大陸福建及浙江、和南韓全羅南道等地,牠的珍貴與稀有,讓世界「鳥人」不惜千里迢迢前往追尋,只為一睹廬山真面目。
 燕鷗為馬祖重要的生態觀光資源,每年都能吸引許多賞鷗遊客前來,燕鷗是信守誓約的使者,人與候鳥的年年相逢不是偶然,而是重視生態保育,彼此所立下友善約定的成果。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成立於2000年,是國內第12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8個無人島礁分別為東引雙子礁、北竿白廟、中島、鐵尖、三連嶼、莒光蛇山、南竿進嶼、瀏泉礁,主要保護對象為島上繁殖的鷗科鳥類,黑尾鷗、紅燕鷗、蒼燕鷗、白眉燕鷗、大鳳頭燕鷗及瀕臨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
 馬祖地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周遭海域漁產富饒,是燕鷗們養兒育雛的天堂,每年4至9月為燕鷗繁殖季節期間,縣府產發處都會提醒民眾請勿進入及靠近燕鷗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配合於離岸100公尺外進行遊憩及漁業行為,避免驚嚇鳥類,共同維護地區珍貴生態資源。針對進入緩衝區進行漁業及遊憩,還有騷擾、虐待、獵捕、宰殺野生動物及撿拾、破壞鳥蛋、鳴喇叭、餵食等干擾行為,違者依野生動物保護法最高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
 燕鷗是台灣離島具有生態指標意義的資源,馬祖擁有特殊的天然環境及地理條件,才有幸運見到如此壯麗動人的自然奇景,凸顯其珍貴所在,更是推行島嶼生態旅遊的重要資產。對於這類遷移能力強的物種,保育有賴於各方一同努力,避免人為不當干擾影響燕鷗繁殖,也希望民眾追鳥之餘要小心不要觸犯相關規範,能一同當個保育小尖兵,讓牠們能夠順利成家繁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