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導入使用者付費管理停車問題

  • 2019-07-19
 近年來隨著觀光事業的起飛,讓馬祖地區的汽機車大量湧入,再加上國立海洋大學學生的屆至,路上交通工具的停放勢必成為另一項公共問題,影響的不僅是鄉容景觀,更繫於鄉親住宅安全以及用路權益的維護,洵是,公部門相繼爭取經費興建停車場,力圖改善車滿為患現象。
 車潮帶來人潮也帶來錢潮,車輛的增加相當程度上代表著地方的繁榮與景氣,但倘猶乏完善的規劃,放任隨意停放,將使原本就狹窄的巷弄更為擁擠,興建停車場確實是疏導停車問題的解方,但為求達到效能效用,落實停放收費或許是可以考量的方向。
 收費制度本身即建立在公平使用的基礎上,落實使用者付費。借鏡台灣本島許多免費的停車場經常可見客滿情形,且永遠是一位難求,主要因素在於許多駕駛人長期占用車位,將該停車場當作私人車庫,肇致真正有需求者難覓合適空間。透過收費方式主要並不在於營利進帳,旨在發揮以價制量的作用,透過合理收費與配套措施把車位讓給有需求者,提高位子的周轉率,達到合理、最大化及永續的境界。
 與此同時,為避免貪圖小利而恣意停車的情勢,公部門在兼顧既有鄉親權益下,尚須積極推廣輔導,設置收費告示牌;利用各類媒介宣導,並派專人按時巡查是否有無牌車、廢棄車等久占停車車輛,立即通報相關單位拖吊處理,對於路邊違規停車者依法規勸。在雙管齊下的努力,採漸進式的變革引導車主將車輛移至合適地點停放,把空間與環境還給社會。
 特別是對於觀光客和學生來說,車輛的恣意停放往往是造成交通意外最大宗的來源,透過強制取締與停放收費制度,可降低島嶼交通意外的比例;另一方面也能順勢鼓勵搭乘像是「台灣好行」之類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或是落實共乘方式,減少交通阻塞與環境污染,對於我們主打低碳島嶼也有正面加乘的效用,追求永續發展。
 停車的使用者付費真正衝擊的不在於停車規費,而是鄉親們的觀念變革。從早先的可任意停放到要按位收費,勢必會讓很多民眾在習慣上有些不適應,但這就是我們要去努力的地方,也是要突破的障礙。為了馬祖更好、為了地區的安寧與鄉容整潔、為了彼此的交通安全,應攜手支持在適度保障鄉親權益下,導入使用者付費管理停車位,建立安全有效的交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