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土地有行情 人民有希望

  • 2019-07-20
 內政部15日公布最新全國地價指數,變動最大的竟是離島連江縣馬祖,上漲1.13%;地方政府表示是近年積極推動觀光行銷,逐步吸引觀光人潮與投資需求,進而帶動地價上漲,又因為原本地價就比較低,以致於漲幅計算後波動比較明顯。不管如何,土地行情的看漲表示需求的變化,打造長住馬祖永續經營一直是地方政府施政的核心價值,土地運用及住宅政策應以此為目標,政府更應站在輔導的立場協助鄉親圓夢。
 不動產的增值對地區民眾而言可謂憂喜參半,喜的是土地或房產在交易時有較好的價格,同時可帶動整體經濟活動活絡,憂的是想要置產的無殼蝸年將更難圓夢。近年來地方政府配合整體發展考量不斷提出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變更,也在南竿推出合宜住宅案,其目的是希望打造鄉親願意長住以及永續經營的生活環境。政府的政策向來民間投資的參考標的,地方政府的土地開發政策在面對未來土地房產價格上的變化時要有因應的對策提出,一方面可保障地區鄉親,另一方面讓增值帶動更多周邊效益。
 馬祖地小島散,要說土地能有多大效益令人質疑,但近年來南北竿的土地交易價格屢創新高,以北竿塘岐為例,最新的交易價格已是10年前的3至4倍之多,這表示地方對土地的需求日增,而這種現象正是人民對地方發展深具信心的表現。倡導長住馬祖一直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政策,要實現居者有其屋需要政府土地政策的配合,包括了重要的都市計畫實施與閒置公有土地管理等,而私有土地因為重大投資案而價格大幅波動對於政府住者有其屋政策不一定會形成直接障礙,但多少會有影響。馬祖有限的土地不希望淪為開發商炒地皮的對象,但整體都市計畫必須著眼於永續發展角度。
 中國人常說有土斯有財,土地在大部份馬祖人眼中被視為祖產,大體而言會被交易的並不多,因此馬祖的土地增值與所謂的財團炒地皮應無直接關連。但傳統祖產的觀念有時也是限制地方發展的枷鎖,許多村落單筆土地或祖宅面積狹小,無法做整體運用及開發,要吸引較大型投資案欠缺條件,此時政府的介入與規劃更顯重要,我們以推動馬祖星級旅館為例,若沒有政府公有土地政策的解禁投入,恐難推動落實。
 政府施政的終極目標是要給人民希望,且不論是合法建築還是違建案,鄉親願意在家鄉投資蓋房表示對地方有願景,當然在地方整體發展策略下違建是必須禁止的,因為只有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才能讓地方發展跟著計畫走,否則會產生亂象而導致地方失去山水風貌的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