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網站25日一篇讀者投書提出對馬祖有一所大學的看法,我們對民主社會,不同意見表示尊重,但非在地觀點,對感受及價值當不一樣;同時,海大馬祖校區成立,是一個好的開始,與完整大學仍有一段距離,現階段論述優劣,仍言之過早。
在地方各界積極配合爭取之下,海大馬祖校區的計畫獲教育部及現任校長張清風大力支持,馬祖校區在7月18日完成掛牌,為推動馬祖高等教育的理想劃下新里程。海大馬祖校區共規劃招收海洋生物科技系、海洋工程科技系及海洋經營管理系等系組,採3+1學程規劃,學生除2年級在馬祖校區上課外,其餘3年在基隆校本部上課。今年8月下旬學生正式進駐開始上課,校區目前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各項開學前準備作業,學生宿舍全新的設備完成組裝,近90位大二學生入住。
海大馬祖分校成立,具有深遠的指標意義,不僅為長期爭取馬祖大學成立跨出關鍵性的一步,也是未來馬祖海洋發展的動力。從發展面來看,我們不只是維護海域生態及秩序,最重要的是要從學術研究深入,作好永續扎根的基樁。
大學成立,對一個區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就其大學屬性來說,爭取海大是正確的選擇,藉由學術領域扎根,對馬祖永續經營及發展以及海洋生態作有效研究、應用、維護、發揮;而且隸屬國立,在經費及投資運用上具延續性。
海大叩準兩岸未來趨勢與發展,以及馬祖區位優勢、海域豐藏資源及研究價值;縣府著眼海洋生態維護,養殖產業及休閒觀光漁業潛力及航運、輪機人力需求,兩者所站的觀點思考均具前瞻性。
先說兩岸未來趨勢及發展,大陸發展不但影響全球,更深深影響台灣的未來,兩岸政治關係,或許因政治立場有所拔河,但是交流無法阻擋,未來發展只會更加密切,以大學發展願景,脫離不了大陸交流,單是招生數,未來開放之後,具有先機先贏效益。
以金馬區位優勢,與對岸一海之隔,不到半小時的航程,比市區街道往返還要近,在位置上具有極大優勢,捷足先登成立校區,就是贏在起跑點;再者,馬祖海域豐藏資源及研究價值。我們從過去至現在,在海洋持續調查、研究仍不足,實驗觀察也不足,海大駐紮後,在未來學術理論基礎會更深入。
馬祖擁有鄰近大陸優勢,水產養殖業已經成為福建省縣級城市第一,總產值超過200億,在中國也處於第二的領先地位,整個福建沿岸水產漁業及海洋運輸業是主流產業,也因此海大可將眼光放眼大陸。馬祖無論是產業或觀光發展,都與海洋密不可分,地方政府此次成功打出一記好球,我們期望海大的進駐,成為馬祖專業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社論/海大馬祖校區成立意義及價值深遠
- 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