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人口少、資源缺,酒是馬祖的主要自主財源,也是馬祖的觀光品牌,如何讓馬祖酒廠發展得更好,是我們的責任。目前兩岸白酒、黃酒生產者眾,品牌五花八門,市場競爭激烈,想要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想到葡萄酒,就想到法國,想到法國葡萄酒,就會想到波爾多,波爾多目前約有6千座大大小小的酒莊,每年生產約8億瓶葡萄酒,其數量約佔全法國產量的四分之一,在波爾多有約五分之一的人口從事葡萄酒相關產業。波爾多是一個酒和文化結合的城市,波爾多的酒文化營造與行銷,值得馬祖參考。
酒是文化的孩子,酒脫離了文化,只是一杯沒有感情、沒有生命的乙醇,而酒有了文化的底蘊,則會增加話題性與故事性,因此大多數的酒廠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品牌故事與文化傳承。以波爾多為例,酒莊主人都以堅持傳統為己任,釀酒過程幾世紀來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他們以自己的葡萄酒傳統為榮,每個酒莊主人都能告訴你數百年來的酒莊故事。
另一個對傳統堅持的例子,目前中國在改革開放致富後,資金大舉入侵波爾多,中國人在短短10年間,已收購了約150座波爾多酒莊,就連「小燕子」大陸女星趙薇也是波爾多某座酒莊的女主人。但是中國人在收購酒莊後,常為了方便中國消費者品牌記憶與市場行銷,而將酒莊改名,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命名是所有者的自由,但不少波爾多人卻不這樣認為,因為這些酒莊名字都是有數百年的悠久歷史,中國人收購之後卻改成和波爾多文化毫不相干的名字,讓不少波爾多人感到痛心與憂慮,而寫信給市長,希望避免外來資本的大膽無禮行為,切斷了波爾多的傳統與文化。
馬祖在造酒、賣酒的過程,不能盲目的跟風,跟風只會讓我們永遠落後於他人,我們應該挖掘我們自己的故事,堅持自己的釀酒傳統。說我們自己的故事、釀造出自己的獨特風味,永遠比模仿其他品牌更具亮點與賣點。
其次,酒應該要與觀光結合,最近我國造價高達790億的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因出境大廳懸吊13萬朵花瓣造型鋁管等造型太過複雜,以及主體工程耗資耗工等原因,而造成3度流標。波爾多機場是世界上非常特別的航廈之一,因為他們在機場大門口種植「葡萄園」,沒錯!不是奇形怪狀的建築或是眼花撩亂的高科技,而是法國田園風情的「葡萄園」!旅客下機一出機場大門,還沒有到市區、或是酒莊,就能聞到葡萄園的氣味,吸引大批遊客在機場葡萄園拍照留念。波爾多機場花費非常少的錢,而能成功行銷紅酒觀光的作法,這種策略很適合資源缺乏的馬祖學習。
紅酒和觀光結合的另外一個例子,法國波爾多馬拉松是世界知名的馬拉松之一,波爾多馬拉松42公里的賽程共設約20多個紅酒補給站,路線串接50多座酒莊,很多人參加波爾多馬拉松並不是為了追求個人成績,而是享受人生,因此每年都有參賽者因為紅酒喝太多而不能完賽。
另外,如果我們以馬祖的酒文化自豪,那我們就應該要有一座像樣的酒博物館,醒酒器造型的波爾多紅酒博物館(La Cite du Vin)是波爾多市的地標,紅酒博物館歷經七年規劃和建蓋,耗資約9千萬美元,設有19個常設展區,展現波爾多與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文化。目前馬祖酒廠雖設有展示區,但以觀光發展的角度來看,實在太簡單陽春,馬祖需要一個酒博物館,讓觀光客能更深入瞭解馬祖的酒文化。
酒是馬祖的重要文化資產,我們需要用心地保存傳統與發揮創意,讓高粱酒成為馬祖的島嶼名片、讓老酒成為馬祖的文化使者,讓馬祖成為傳奇佳釀的世界酒鄉。
社論/酒是文化的孩子
- 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