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造舒適的環境,維護環境綠美化之景觀一直都是馬祖的重點目標。持續進行各鄉綠美化及環境改善作業,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各個身心健康、朝氣蓬勃,亦能提升馬祖整體形象,吸引更多觀光客造訪。因此,努力永遠不嫌多,我們應持續秉持著「勤勞樸實、止於至善」的精神,追求綠美化工作的盡善盡美。
由於全球環境急速的改變、人口急遽的增加、科技快速的發展,人們意識到資源的有限與環境品質的變化太快,對於未來的生存環境逐漸有所疑慮。民眾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逐漸提升,「休閒活動」已然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品質要素,並以綠意盎然的環境為視覺享受。然而在現行空間嚴重不足的現況下,「公園綠地」逐漸成為民眾生活中的另一休憩空間。「公園綠地」,不僅是創造綠意盎然舒適、安全、美質之都市環境所不可或缺的公共設施,亦是兼具景觀美感、生態保育、悠閒遊憩、防災避難等四大機能設施。
一個好的綠美化環境應給人有合適的空間感,或是適當的空間參考尺度,讓人們活動其間時,可以找到人的定位,並容易建立起人與環境的感情。同時,綠美化的環境可以發揮生態、文化、教育、美學、環境倫理等功能。社區綠美化須與地方資源特色配合,考慮社區的歷史發展與居民特性,並非只是單純的庭園景觀設計,需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考慮使用者的需求。綠美化的過程必須將社區居民視為綠化資源的一部份,並且是有機形式的活資源,將居民綠美化於社區的綠化環境之中,生活其間,如此綠化的動力才會包含來自鄉土的草根性力量,社區綠美化的環境才能以有機形式持久運作,而不至於荒廢或停頓。綠美化其實就是創造社區的人文空間,提供社區居民貼近生活化的活動場景,讓居民交流,產生互動,而有共同的生活交集,在此人文空間的薈萃之下,有社區精神的傳遞與歷史的建立,以創造出社區的綠文化。
每個綠化區域都是由公部門、社區居民共同用心打造出來的,而最重要的後續維護管理,也同樣須靠居民的協助認養維護得以維持,否則綠化施作地點日後將荒廢淪為社區內另一個髒亂點。公部門在社區植樹綠美化工作中,扮演火車頭的帶領角色,在積極輔導協助之下,讓許多未曾參與過之社區,藉著參與社區植樹綠美化的過程,喚起社區居民對周遭生活環境自發性認同及珍惜,凝聚社區居民向心力,發揮社區團結的力量,使社區發展能漸入佳境,朝向自主經營及永續發展。
近年來,國人對居家生活環境品質的要求日益提升,藉由綠色植物進行社區綠美化已成為社區的趨勢,植栽不僅可以綠美化環境,還有淨化空氣的功能,對減緩全球暖化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公部門到民間,若能以實際行動來推動綠美化環境,由點、線、面、村里、鄉鎮市擴展至全縣,建構自然美麗的綠色空間,藉由下而上之模式推動社區綠美化工作,積極與民與力量相結合,相信可以打造馬祖成為一個更舒適、潔淨的生活環境。
社論/致力環境綠美化
- 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