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交通服務品質好還要更好

  • 2019-08-14
 高鐵服務品質在台灣頗受好評,但其依舊不斷精進各項服務項目,近來推出messenger 智慧購票,甚至是單一服務專線,讓民眾購票或退票出現任何相關疑義,都能隨時獲得解答。馬祖因為四鄉五島,交通動線相較其他地方更顯複雜,對於初來乍到的遊客而言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能夠因應網路時代的來臨,讓一鍵可以完成其所需服務,並且隨時提供解答疑難雜症,是馬祖推展觀光必然的努力目標。
 馬祖過去的交通正如同每個偏遠鄉鎮或離島一般,總是充滿著隨意與突然,表定的時刻表總是僅供參考,但隨著網路服務的成熟,這樣的表現就無法獲得遊客認同。正如同第一線的售票服務人員,也被要求高品質的服務水平,因此日前在未開船前,未見售票人員,電話無人接聽或是轉來轉去,都被視為服務不佳的表現。
 馬祖去年完成上線的交通訂位購票系統,對於馬祖交通訂位確實是一大進步,不再僅能電話訂位或現場訂位,但隨著民眾使用經驗增加後,開始檢視出一些可以改進的部分,像是民眾反映線上可以刷卡,卻無法線上退票,以及各島售票服務都是半套,線上服務經常當機,人工服務則經常找不到人或是服務態度不佳等,現在的遊客走遍世界各地,當然會針對各項服務提出批評,而這些指教正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近來莒光因為藍眼淚及方塊海的熱潮,不斷出現莒光航線的討論聲浪,像是售票人員服務態度及購票相關問題,因此佶星航運人員特別到莒光,聽取在地人員意見,主要意見集中在啟動應變機制的時間點、升級購票系統、改善上下船動線規劃、確實掌握搭船人數、身分及增進售票人員服務水平等,這些建議其實適用馬祖海上交通各航線。
 馬祖交通問題一直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今年六月發生東莒猛澳碼頭因遊客驟增而引發的失序場景,民眾認為應歸咎於船舶運能不足,讓想來莒光的遊客訂不到船位,或者想離開莒光的遊客走不了,因此將觀光營業額下降歸責於此。但船運業者也喊冤,因為南竿往莒光的第一及第三班往往都還有空位,六月的莒光航線搭載率僅五成九,顯見運能尚有餘裕,重點在於欠缺分流機制或者無法掌握實際搭乘人數。
 馬祖鄉親習慣於隨時想搭就搭,並未養成離島航線提前完成訂位取票的習慣。線上訂位系統上線後,一切的票務都必須透明,明確的遊戲規則,會讓搭乘民眾養成訂票習慣,如此一來才能有效掌握搭船人數,以利加班船的調動。
 售票或櫃檯人員一直以來都是遊客第一線接觸的門面,一問三不知,電話無人接聽,或是上班時間不在櫃台,都會讓遊客無所適從,在陌生環境無所適從的感覺,相信會是遊客最難以忘懷的負面印象。
 馬祖交通即便仍然有許多人持續批評,但不可否認一直在持續進步,從航班、航線的增加,船舶的更新及訂位的便利性等,只是推展觀光代表我們正向世界展開我們的雙臂,因此各項交通服務也必須以世界水平為標準,只有不斷的自我鞭策,馬祖的交通服務才能砥礪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