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認真面對海洋垃圾的挑戰

  • 2019-08-25
 馬祖四面環海,長年受到海漂垃圾之影響,常見海洋廢棄物遍布在高潮線上,形成一長條的垃圾帶,海洋垃圾汙染的事實擺在眼前,讓人深深的感受到人類為大自然帶來的傷害。海洋滋養人類,人類卻報之以輕蔑。數十年來,海洋成為全球工業化的廢棄物墳場,加上各式汙染、全球暖化及過度撈捕,在在都使海洋生態急速崩壞。
 海洋本身不會產生垃圾,海洋垃圾大多是由陸域棄置的廢棄物進入海洋,亦有從其他國家來的海漂垃圾。海洋,占地球十分之七,可說是千萬種生物的共同家園,海洋是不可或缺、無可取代的,缺少了她之後,會影響到整個生物鏈,世界會遭受嚴重的改變,沒有了海洋生物,地球上 的人類跟所有的生物,也就都會失去了生存的依靠,最後將會走向死亡的道路,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片美麗的藍色家園,並且保護她、愛護她。
 漁業行為產生大量的廢棄漁網、線與繩,其中又多以十分耐久且不易裂解的尼龍材質做成。當廢棄漁網四處漂流或卡在礁石上,對於魚類、海龜、海洋哺乳類、鳥類來說,都是無所不在的死亡陷阱。再來,還有塑膠變成我們每日幾乎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之外,它也占據了整個海洋。如今,從極圈到赤道、海岸到河口、海面到海床的各個角落,普遍存在於全球海洋中的人造垃圾可約歸為兩大類———漁具跟塑膠廢棄物。
 近年來海洋垃圾的議題日益受到各界關注,公部門重視海洋廢棄物議題,並正視海洋垃圾對環境的影響,環保單位續推動相關政策與活動,從海面、海灘到陸地,從源頭減量到外來的垃圾處理,均擬定執行策略,來面對海洋垃圾的挑戰。
 無庸置疑地,要解決海洋人造垃圾的問題,除了要特別從海上產生的垃圾下手(船隻、漁具),以及規範海灘、河口等的垃圾管理,更要從整體的垃圾問題和體制的典範轉移下手。最基本的第一要務,當然是不要亂丟垃圾,讓垃圾去到它該去的地方。並透過法令規範,防止船舶汙染、海岸監控、廢棄漁具收購、定期清理維護、垃圾管理計畫和教育宣導計畫等等。當每個人不再貪圖方便,改變自身生活習慣時,累積的力量才是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關鍵。
 海洋就在我們周遭,不僅環保應從自我做起,日常的消費選擇與監督政府的職責,也在我們手上。我們的行動將決定海洋生態的永續,這關乎海洋的未來,也關乎你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