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水部尚書公廟日前利用廟會時段主動發起淨灘活動,開啟地區廟委會投入環保工作的首例。馬祖地區各島民眾對廟會活動的熱衷有目共睹,若能經由宣導與政策輔導引入民間力量投入環保工作,常態性的作為可成為環保工作務實推動的人力資源庫,更期望透過廟宇的影響力逐步推動各項民俗改革,讓馬祖好山好水好空氣成為世人稱頌的海上桃花源。
馬祖地小島散又多澳口,在人力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政府每年對於處理在地與外來垃圾是耗盡人力與金錢,現階段這項工作因為存在永無止盡的性質,因此常態性的人力是十分重要的。過去地區通常都由公部門如環保單位、軍方、學校等主導推動所謂例行性的環保淨灘工作,直到近幾年才有民間團體主動投入,近日更有以廟委會為主辦單位號召社友參與淨灘工作,讓馬祖可以說各行各業、老老少少都曾經投入守護家園的環保之責。
近幾年在中央政策及地方執行力下,對於落實環保工作投入的經費不在少數,但不可否認有些經費投下去卻看不到成果或成效有限,如何透過資源的下放擴大環保參與層面是未來環保政策可以思考的面向。馬祖因為地理位置關係,來自海上的外來垃圾佔必須處理的大宗,在短時間內無法減少垃圾來源的情況下,除非能有效在海面攔截,否則這些上了岸的垃圾我們不可能視若無睹,只有設法清除才能保持澳口海岸清新面貌。面對大量的海漂垃圾,除了要設法引進適用的機具輔助人力外,更重要的是善用有限的人力資源,可以獎勵政策引導民間社團採認養方式做責任分工,讓淨灘成為常態性的工作。
廟委會主導環保工作可以擴大民間參與面向,而且宗教信仰力量影響深遠,多年前環保署推動減香政策時就說服了台北著名廟宇,在廟方的支持下這項政策有了很好的成效。馬祖地區老老少少民眾對廟會活動參與度十分熱絡,經由觀念的導引把各廟的社友集合成一股環保動力,則對地區而言是環保工作的一大突破,也能透過活動達到教育宣導的目標。務實的推動環保必須一步一腳印,尤其在馬祖離島各項資源相對缺乏前提下,喚起住民自覺自動來參與各類型環保工作更形重要。
環保與觀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馬祖既以觀光立縣為施政主軸,自然必須對環保工作投入更多的經費與關注,不僅官方要視環保為觀光重點工作,民間更要有此體認。在馬祖要落實推動環保就不能忽略民間的力量,政府相關資源在挹注時更要有務實考量與成效考核。
社論/務實環保需要民間人力挹注
- 201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