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長上週出訪東協三國,第一站就到新加坡參觀一站式的老年住宅綜合體,以作為日後打造新北銀新未來城的參考;台灣人口老人化情況嚴重,未來每四人就有一人是65歲以上長者,除了中央政府推動長照2.0外,各縣市首長也開始重視銀髮政策,這是未來每位民眾都會面臨的課題,當然就是有所感的重點政策所在。
新北市目前有56萬老年人口,為長者打造宜居所在迫在眉睫,畢竟進入安養機構或臥床照料仍屬少數,多數長者仍希望能夠在自宅靜心安養,目前的2.0政策多數都是針對無法自我照料的長者,或是減輕家中其他照料者的負擔所設計,但對於健康老人尚無法提供更優質的安養政策,這一點相較其他先進國家確實仍有待進步。
新加坡的海軍部落村,是該國因應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興建的多功能全新綜合社區,社區以梯田分層方式高效率利用土地,低樓層為社區廣場,中間樓層是醫療中心與社區公園,高樓層則是104名年長者公寓,公共設施有活動中心、社區廣場、餐廳與幼兒園,社區內有醫療門診甚至能進行簡單手術。
新北市長對於海軍部落村長輩跟幼童能夠很自然的相處,更將銀髮族活動空間與購物中心等結合印象非常深刻,但認為運動空間少、醫學中心稍嫌簡易,未來新北即將打造的銀新未來城會加強相關功能。
芬蘭的經驗也非常值得參考,其老年人口預計在2030年將達到百分之26(台灣在2025年也將達百分之20),因為意識到這點,芬蘭政府過去曾大量興建養老院,但幾十年下來發現,機構養老弊多於利,現在芬蘭希望讓九成以上的老人都能在家養老,也推出各項措施,協助老人在家自理生活。
芬蘭政府提供獨居人的室內改造費用補助,像是拆掉臥室、廁所及廚房門檻,以利萬一將來需要用輪椅時可暢通無阻、另外浴室淋浴噴頭下安放了座椅,牆壁上增加了扶手,以防洗澡時滑倒等,大部分費用由政府支付,老人只要負擔一小部分。老人手腕還帶著特殊手錶,是專為獨居老人設計的報警裝置,只要感到不適,按一下手表上的按鈕,報警裝置就會把信號傳到監控中心,赫爾辛基市就細分七十多區,每區配有二到三組的醫療團隊,以照護各區長者。
老年人口的居住問題,從先進國家經驗來看,在挪威、丹麥、芬蘭、荷蘭住宅政策強調原居住宅可「在地老化」,瑞典與澳洲老人住宅則強調「在宅臨終」,在英國亦推動「終生住宅」概念來發展「在地老化」,可看出世界主要國家的老人照護政策,在地老化已是主流之一,讓老人在其生活的社區中自然老化,維持其自主及自尊,使高齡者擁有快樂及生活品質。
臺灣人口結構朝向少子化、高齡化發展,不少縣市政府開始檢討閒置的文教用地,以因應老人住宅所面臨的供地不足問題,透過整體規劃將閒置的文教用地與校舍,改建成適合在地老化之高齡者住宅,使校地使用更多元化。也許這樣的思考模式可供馬祖參考,現在馬祖努力的滿足新生代家庭的房舍需求,但讓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終亦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未來也是每個人會面對的課題,讓我們一起打造老人宜居的幸福島嶼。
社論/打造老有所終的幸福島嶼
- 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