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營造長壽之島 肺癌防治工作更顯重要

  • 2019-10-03
 根據本報報導,本縣百歲人瑞目前有7位,雖然感覺不多,但其他超過90歲的長者更是大有人在,顯示縣府積極打造長者宜居環境,提升長者福利,強化長照機構,讓子孫輩更願意照顧老人家,今年更推出肺癌篩檢補助,凡肺癌高危險族群均可申請,特別提醒護肺3撇步:遠離菸害空污、提防肺部警訊及衡量篩檢風險,讓這個嚴重威脅人民生命的殺手能夠儘早發現、儘快治療。
 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約占全球癌症死亡5分之1,根據我國最新資料統計,肺癌高居國人死因首位,每年約有1萬3000人罹患肺癌,9000人死於肺癌,對國人健康衝擊影響甚鉅。
 在許多歐美先進國家,肺癌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在肺癌的危險因子中,菸害占七至八成,空氣污染則占約二成;此外,職業暴露(如石綿、粉塵)、肺部病史(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家族史、炒菜油煙等亦是肺癌危險因子。
 為提升民眾對肺癌危險性及警訊的健康識能,相關單位積極呼籲民眾為自身健康,應遠離肺癌危險因子。菸害是首要危險因子,三至五成癌症的發生是可以避免的,肺癌也是如此。實證已有強烈證據顯示「吸菸」是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約占全球肺癌七成左右的疾病負擔,且研究證實二手菸暴露亦會增加肺癌之風險,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二至三成。
 以我國資料分析顯示,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為不吸菸者近2倍(1.98倍),且無論男女,吸菸者得到肺癌的危險性都比未吸菸者要來的高,男性為2.2倍,女性則為3.8倍,女性風險更大。
 再來是室外空氣污染的影響,已有國際實證,亦為全球所關切,根據WHO發布的《環境空氣污染暴露和疾病負擔之全球評估》資料顯示,在西太平洋地區(含台灣)空污對肺癌疾病負擔是15%,確實需要注意;我們緊鄰一個碩大的空污來源,民眾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狀況,並在空污來襲時能採取有效保護措施。
 除上述危險因子之外,其他需要注意的因子尚包括環境因素(氡氣、石綿、砷)、放射線暴露、肺病史(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煮菜時未使用抽油煙機等,都被指出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民眾不能不防。
 早期肺癌並非完全沒有任何症狀,若有持續咳嗽、痰中帶有血絲、呼吸出現喘鳴聲、胸痛、聲音沙啞,甚至無預警的體重下降等症狀,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找出原因及早診治,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