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兩家進駐 良性競爭

  • 2019-10-12
 交通部長林佳龍日前訪視馬祖觀光建設時,再度提及協助馬祖地區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地方各界殷切期盼多年的交通改善仍需要中央交通部使出最後一把力,原因是目前國內只有華信航空有條件開航馬祖,而交通部對華信有某種程度政策上的影響力;基於馬祖對外交通改善及觀光發展需求,第二家航空公司的進駐意義非凡,將來不管由那一家進駐,在馬祖發展前景可期的前提下,兩家航空公司可經由良性競爭共創與當地居民遊客三贏的局面。
 92年南竿機開航之時即傳出兩家進駐,當時的復興航空與立榮航空都在爭取進入馬祖市場,只是當時立榮提出較優惠條件,順利取得馬祖的獨家經營權至今,接著又在國內航空市場的合縱連橫政策下,各家航空公司航權重新洗牌;當時最有可能加入馬祖航線的復興航空公司也因為幾年前台北空難事件導致公司營運無以為繼,馬祖也確實失去兩家進駐的時機。但這個議題多年來仍不斷的提出並討論,我們認為現在是續推兩家進駐的機會,但政策仍需中央主管機關的支持,甚至在初期可透過恢復補貼讓台馬空運市場進入第二波成長穩定期。
 馬祖地區各界爭取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並非目前經營的立榮航空公司不好,立榮多次獲得民航界的金翔獎,該公司在力守飛安上的成果也有目共睹,但隨著馬祖知名度與觀光發展持續發燒,對空中交通運量的需求和十年前大不相同,且在機場未全面改善之前,我們需要更機動的調度能力來應付旺季時往返的人潮。近年來在藍眼淚的加持下讓旺季空運一票難求,在眾多旅行社搶訂位的情況下,讓在地鄉親感受到行的權益遭剝奪,雖然政府推出縣民保留機位機制,但仍無法滿足鄉親便利的需求。以現階段國內航空業者的機隊和馬祖機場的現狀來看,第二家能否進駐似乎不光只是運能的評估,沒有政策性的介入恐難實現。目前國內線擁有適航馬祖機場的航空公司包括了立榮、華信、遠東等3家公司,馬祖要爭取立榮以外第二家進駐,以現有航空公司機隊來看,只有華信航空公司有條件,而華信也在陸續引進70人座機隊,至少在基本條件上具加入馬祖市場的資格。
 台馬航線的客源主力絕對是在觀光客,兩家進駐後若要維持營運也需要開拓客源,又以台灣中南部市場潛力最大,因此在考量兩家進駐的同時也要把高雄航線納入評估,這樣更有利於市場區隔,讓兩家公司有良性的競爭基礎,對永續經營也有正面幫助。從馬祖航空運量歷史的載客數量統計來看,平均載客率都維持在8成上下,在客源市場再拓展的運作下,到客量可經由兩家進駐後突破瓶頸進入第2波成長階段。在機隊數量及班次增多的情況下,對整體運能提升會產生效應,有競爭就有進步,未來希望在兩家進駐後可在服務及票價上提升競爭力,而這股競爭力更能轉化成客源上的良性循環,甚至是翻轉馬祖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