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縣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

  • 2019-11-04
 羅馬時代有句名言「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政府施政應重視人民需求,真正去解決民眾所關心的問題。聽到縣民的聲音,並將這個聲音轉換為相對應的實際行動,上帝就會站在你這邊。
 很多人以為只有民主國家重視民意,其實獨裁政體對於民意亦非常重視,例如希特勒取得權力並非依靠「槍桿子出政權」的方式,他是靠「理念」得天下,他是用極具魅力的宣傳能力,說服了德國大眾,迅速獲得德國民意的支持。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失利後,深刻體認人民支持在兩軍對戰中的重要性,因此馬祖在戰地政務期間,政府不但不敢輕忽民意,相反地,軍政府對於民意十分敏銳與重視,甚至希望能控制民意、製造民意,一點風吹草動,從軍方到情治單位都很快就動起來,有的時候處理的效率甚至比民主政府更快、更好。戰地政務解除回歸地方自治後,我們要有責任感與使命感,不能讓民主政府對民意敏感度比戰地政務政府還慢的情形發生,應該要迅速發現掌握民意,解決民眾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民意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夠反映完全的民意,例如民意調查可能會有抽樣設計的錯誤、調查單位的有意扭曲,而使民意調查失真,許多具有公信力的單位最後調查結果與投票結果不符的案例比比皆是。就算是投票,也不能說是能反映完全真正的民意,主要原因是有很高比例的選民並未去投票,例如在上次的美國總統大選,投票率僅為56.9%,有高達43.1%的選民未用投票方式表達意向,我們並無法知道將近一半選民對於公共事務的偏好與想法。
 民意的探詢、輿情的掌握雖然並不容易,但公務人員仍應盡最大努力蒐集民意,瞭解四鄉五島的民意在想什麼?抱怨什麼?不瞭解民意、不瞭解民怨,就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而可能將有限的資源,做了錯誤的配置。
 首先,網路目前已是馬祖鄉親反映問題最方便的工具,鄉親看到路燈不亮,就會上網寫問題,看到道路坑洞,就會上網傳照片。對於網路上表達的問題與民怨,政府應該密切注意並給予重視,用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
 其次,除了網路,公務人員更應該要實地與鄉親接觸,千萬不能坐在南竿的辦公室喝星巴克,規劃著東引的交通問題,實地走訪四鄉五島,和鄉親面對面攀講,這樣的溝通才能有溫度,才能更加瞭解鄉親的需求。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說,「民主政府是建立在民意的基礎之上」,民意是一個縣的「真正縣長」,縣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民意的支持與監督,將能使馬祖公共政策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