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加強外語學習 因應國際化的挑戰

  • 2019-11-12
 未來人類社會變遷及進步的步伐,只會繼續加速。換言之,未來進步的社會必定是學習的社會,學習將成為國民生活內涵的重心。無庸置疑的,處在變化多端的時代裏,為求生存就當致力改變原狀,既不墨守成規,亦不敝帚自珍,要永無止境地創新自己,終身學習,力求精進,才能累積豐富的經驗,加速成長的腳步;也惟有不斷地充實自我,推陳出新,才足以迎合外在的需求與面貌,贏得勝利的契機。
 以建立學習社會,代替以學校教育為唯一學習管道的教育體制,是未來社會的必然發展趨勢。學校教育在每個國民的學習歷程中,雖然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卻只能幫助個人完成人生全程中階段性的學習,並不等同於終身教育。在富裕社會、資訊社會、開放社會及開發社會來臨之後,世界上進步的國家紛紛邁向學習社會。建立學習社會是教育的願景,也是社會發展的理想。其目的在求個人自由而有尊嚴的成長,社會多元而有秩序的進步。學習社會不僅是社會的產物,同時也是引導社會發展方向的必要遠景。
 首先是語言及溝通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國與國之間的溝通都需要透過語言的運用。在國際化的趨勢下,外國語文的使用知能相當重要。資訊時代的流通語文是英文,電腦彼此以英文連線。全世界電腦中所貯存的資料,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英文。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國際電話以英語交談,四分之三的國際信件、電報以英文書寫。電腦程式指令及軟體本身大部分是英文版。當然,英文之外尚有很多的外語,也是重要的溝通工具。英文及其他的外語,已經成為學習的重要內容。因為透過語言的使用,可以加強與其他國家文化的溝通協調,俾能進一步合作。
 隨著科技進步與社會繁榮,國際化的趨勢已越來越明顯,為因應此一趨勢,民眾必須培養國際觀及地球村的知能。民眾應加強國際交流所需的語言能力,以利於了解外國文化;增進國際觀及地球村知能,以提升生活品質。這些知能具體呈現於兩方面,一是和其他國家的人民能夠互動與溝通,一是透過國際網路進行學習與合作交流。民眾努力學習他國語文,才能以熟練的外語來增進溝通與相互了解。同時,又能運用各種機會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人民加強往來與商談、合作與交流,增加國際友誼及促進國際關係。
 因此,在終身學習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國際觀及地球村知能。在地球村的時代中,每個人都需要與其他國家的人民來往與互動,而且不同地區間資訊網路的交流與交換,已極其密切。個人要具有國際觀,才能有開闊的眼光,恢宏的氣度,也才能擔負二十一世紀新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