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永遠是馬祖人的田,海域生態資源及海上作業秩序,除嚴格執行法令之外,生活在島上的我們都有責任維護及保育,一代傳一代,綿延不絕。以漁法、網具使用而言,今年1月本縣第1個公告全面禁止使用章魚籠具縣市,離島金門、澎湖也未實施,既下定決心,除將執行清理廢棄籠具數量須公諸及取締裁法違規船家公布,讓大眾了解之外,不足部分須加強連結海岸巡掃蕩及加重罰則,以杜絕章魚籠具情事發生。
鄉間迭次反映近岸澳口收放章魚籠情形仍常見,並質疑罰則太輕及在地雙重標準,在執行工作之同時,輿論意見也予匯集處理,以符合鄉親期待,維護海域資源及秩序。
縣府產發處除公布統計2波清理海上廢棄籠具數量及持續回收,以及取締裁罰含仍待到案,並已研擬提高罰則;若執法期間發現違規之雇用大陸漁工船,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或累犯移送地檢署偵辦,以期嚴格執法,方可達嚇阻效果。
為保育及養護馬祖轄內海域棲地、漁業及生態資源,專家學者對章魚籠具漁法相較於其他網具類漁法,有不同看法,但是地方澳口狹小,若佈放密度大,籠具作業完未回收,或籠具破損後棄置海中,嚴重破壞海洋棲地環境。
產發處除提出10個月來清除及取締裁罰結果報告,並進一步持續與各村知會,以及加強執法罰則,並更須連結海岸巡加強取締掃蕩;同時賡續爭取農委會漁業署、海委會增加清理經費擴大執行清除任務,以達棲地保育及資源永續目的。
全球漁產量已迅速衰退。造成的原因已公認為受人為因素為過漁及誤捕、棲地破壞、污染、外來入侵種的影響最大;此外,還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其中,過度捕撈是造成海洋的生態系及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傷害的主因。
以鯨豚品種為全球僅剩1000隻左右「露脊鼠海豚」,又稱「新鼠海豚」來說,在臺灣屬於保育類動物。近年海漂垃圾過多,不時發生誤食海漂垃圾案例,使其生命遭受威脅,馬祖今年發現第15起死亡鯨豚案例,13日在東西莒一日發現死亡2隻,且首見瓶鼻海豚。
馬祖四周環海,海洋資源豐富,為了更適當有效地管理利用海洋資源,目前海大合作加強海洋相關領域的研究,有效防止人為活動對海洋生態的危害與衝擊,給予自然一個喘息復育的機會,重新發展、繁殖,保存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以完整還原或保留海洋資源的原本面貌,並維護海洋的永續生存。
社論/落實執行章魚籠具禁令
-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