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北竿午沙早期軍方興建的候船室是否要保留?最近引發各界不同討論,因該建築經專業鑑定為危險建築,但又屬極具文化意涵且馬祖地區僅存軍港相關設施,要不要保留讓有關單位傷透腦筋。諸如午沙候船室的老舊軍事營舍在地區四鄉五島都有,但存在的文化意義卻不盡然相同,最終拆除與否的決定除了依據文資法相關程序外,能否整體規劃再利用才是重點,否則就算保留也是如同廢墟一般。
午沙候船室早年在戰地政務期間是全島軍民共同的回憶,就文化保存歷史觀點出發,該建物予以保留應是毫無懸念,但問題就出在建築經鑑定為危樓,就現況而言對當地居民就是一大隱憂,建議拆除也合乎情理。戰地遺址是馬祖重要的文化資產,甚至是觀光資源,如今運用最多的應屬早年軍方在各島開挖的大小坑道及砲堡,而午沙候船室應具獨特性,所以要不要拆除應有更多考量。
不可否認,這個議題已引發不同意見,北竿各界基於安全及景觀考量傾向予以拆除或以意象保留重建取代老舊建物,戰地文化遺產學會則強烈建議保留建物,甚至透過現代工法克服海砂屋的結構安全問題。不管是拆除做意象保留或是完整保存建物加以修繕,其最終的目的是希望保留的不僅是硬體的建築,更應是文化層面的保留與傳承,因此透過全套的再利用配套規劃,任何形式的保留才更具意義。
馬祖戰地遺址很多,但普遍面臨早期海砂屋結構安全問題,近年來地方政府及馬管處也從軍方手中接下很多廢棄營舍或相關軍事設施,其中大部份做為觀光發展之用,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軍方遺留的設施能否再利用的關鍵大多在建物結構安全問題,最近甚至有另一種保存再利用的做法,就是原有安全結構問題的全部拆除並以原貌重建方式處理,但這種模式符不符合歷史建築保留的真正意義則未有共識。馬祖各島類似的案例很多,保留與拆除之間的拔河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會存在,在發展定位未明之前,隨著時間逝去,很多老舊建築最終不敵歲月而面臨倒塌的命運,到那時候再來討論要不要保留為時已晚。
地方發展觀光已是明確縣政主軸,戰地遺址運用在觀光也是可行,雖然馬祖戰地風光在爭取世遺上沒能獲得重大突破,但要回頭想想,若是把戰地元素抽離,馬祖還有什麼可以看。觀光資源越多元對地方發展越有利,戰地遺址要保留是明確的方向,但保留與否要有更精明的打算,包括其可行性與最現實的經費來源;保留後要做什麼其實更重要,這牽涉到周邊整體觀光資源的整合與動線的連結,甚至是經費能否及時支援等,尤其是在面對很多老舊軍事建築使用年限壓力下,可能在等不到整體規劃方案與建設經費情況下已經先倒下了。
社論/保存的最終目的是再利用
- 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