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品質就沒有競爭力,馬祖島小人少,我們不能以量取勝、以價拚殺,以我們現有的條件與資源,只能選擇走「獨特性」和「高品質」的競爭策略,獨特性能夠吸引消費者注意,而高品質則能夠讓消費者繼續購買,如果我們只能產出普普通通、時好時壞的服務與品質,我們將永遠無法走出島嶼困境。
過去在戰地政務期間,由於有大量駐軍穩定消費,並且在島外廠商無法投入競爭的特殊時空環境下,地區民間商家品質管理的觀念並不強,甚至少數商家抱持著要買就買、不買拉倒的心態,由於選擇不多,阿兵哥也只能花錢被罵。而當時的馬祖公共治理也是從上而下,因此早期不少公務人員心中只有長官,把民眾當「被治者」,缺乏追求民眾滿意、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的動力。在馬祖戰地政務解除後,面對新的環境與挑戰,如果還抱著這樣的舊心態,是不會有高競爭力的。
追求高品質服務,地區公私部門首先應該要自我提升標準,只有不完美的產品,沒有挑剔的顧客。我們應該要自我提升,不斷進步,努力做到當大眾聽到「馬祖」兩個字時,就會聯想到高品質,信任馬祖這個品牌。我們應該要以提供一流服務為目標,為了能提供一流服務,我們就必須以一流團隊自居,只有二流團隊才會提供三流服務。
品質管理除了要向上提高標準,更要向下落實細節。魔鬼藏在細節裡,防止不良的服務或品質產生,掌握落實每一個細節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工作品質決定產品品質,因此對於每一個細節,我們都應要注意,用心把每一個細節處理好,千萬不可以自我放水打混,棄守細節標準,降低服務品質、搞壞馬祖形象。
最後,我們應該要有「預防成本」的觀念,品質管理是預防勝於補救,預防的成本包括人員訓練、監控系統、評估測試等,要做到全面品質管理,就必須要投入先期的預防工作。雖然追求高品質會增加預防成本,但是由於高品質的產品可以減少事後補救賠償、危機處理的費用,因此許多企業的實證告訴我們,品質管理是利大於弊,並且可以替組織減少支出、創造更多利潤。
在全球競爭的局勢下,馬祖無法置身競爭之外,一個高品質的產品或服務,遠勝於一百句行銷口號,我們要用高品質打天下,用高品質提升馬祖競爭力,今日我們把馬祖的品質做好,明日就能把全球的市場打開。
社論/今日品質做好 明日市場打開
- 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