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馬祖區處目前在北竿進行風山電力地下化工程,完成這段後北竿僅剩上村五家村及坂里37據點路段未下地,全鄉電力下地工程尚餘最後一哩路。馬祖列島過去數年台電投入不少經費進行電力地下化工程,各島電桿林立的景象有了大幅改善,比起台灣本島大部份地區這項成就是傲人的,也因為馬祖幅員不大,要做到全區電力地下化其實不難,期盼台電能以馬祖為示範區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下地及變電箱美化工作,不僅確保軍民用電的品質更加穩定,也讓無電桿為馬祖美景加分。
推動電力地下化與發展觀光是有極大關連,在地方各界要求下,台電在過去多年大力推動各島電力地下化,當時馬祖區處將地下化視為一項重要政策,每年有足夠的經費因應各島提出的需求,但後來因為整體經費不足及高層對地下化政策延續力道不足,讓部份鄉島地下化沒辦法一氣呵成。早年戰地政務期間各島電桿林立,當時完全以電力供應為考量,沒有顧及景觀,直到近年電下化成果陸續呈現後才發覺,觀光遊客的視野更加遼闊,尤其對島嶼型態的觀光地區而言,水平視線的景觀很重要,若能大幅減少路面所立不必要的各種桿子,整體景觀就能與自然更貼近。
電力地下化除了有助於整體景觀改善之外,對穩定供電品質也有積極功能,過去在電力未下地之前,外露的電氣設備每逢颱風或雷雨就會產生損壞,用戶的電力供應自然受影響。最近幾年各島因為風災而斷電的次數大幅減少,電力公司人員也不必在颱風天冒著生命危險搶修受損電氣設備,電力下地可謂一舉數得。馬祖的電力地下化努力至今已經有了具體的成果,各島都有近9成的下地率,不管是經費還是政策,只要我們再加把勁,馬祖就能成為全區電力地下化的示範區。
地下化工程往往配合地方道路建設一起推動,為此地方政府對於新建道路時都嚴格要求相關管路要下地,若不是配合新建道路而必須開挖馬路,也要至少有一半路面必須回復,這是基於整體景觀及避免道路多次開挖的必要考量。未來隨著大部份道路均已更新,地下化的普及率也勢必跟著提升,但剩下來未完成的區塊仍可能存在機關協調界面問題需要上位政策的支持與配合,電力地下化之路絕對不能走到一半,甚至應把變電設備納入改善精進的對象,讓地下化所產生的景觀效益發揮到極致。
我們正在積極向世界招手發展國際觀光,大部份著名景區都看不到林立的電桿,近兩年因為台電方面預算緊縮,地下化的腳步也跟著調整變慢,期盼各島未下地的部份能夠獲得台電方面政策性的支持,也讓馬祖成為台電展現地下化成果最佳示範區域。
社論/讓馬祖成為電力地下化示範區
- 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