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年團聚飲食仍不能馬虎

  • 2020-01-03
 跨越2019、喜迎2020之際,年味越來越重,每逢新曆年總是親朋好友相聚時光,無不趁這難得機會燒一桌好菜、把酒言歡,慰勞過往一年的辛勞。圍爐聚餐雖充滿熱情,但為身體著想,必須有所節制與忌口,不能讓種種健康管理指數如同熱火般的扶搖直上,造成自己和家人的擔憂與困擾。
 年節的團圓飯若缺乏正確飲食的大吃大喝,易引發高血脂造成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遺憾。據醫學統計指出,年假急診排名第一的為急性腸胃炎,僅次於流行性感冒,導因於過年期間壓力的釋放,油炸、零食、燒烤、宵夜樣樣來,暴飲暴食的結果,除了消化不良,熱量的攝取過多讓體重攀升,連帶使體型呈現福態,爆發各種疾病,均非鄉親所樂見。像是先前曾有臨床案例,一名15歲國中生因過年期間的暴飲暴食,大啖油炸高熱量食物讓腸胃不適,上吐下瀉導致一天拉肚子高達8次,甚至在就診時幾成虛脫樣。過量的嗑瓜子、開心果等零食,很容易造成牙齒脫落或鬆動,乃至牙肉發炎。針對飲食有所控制管理,是我們在年節不能忽視省略的重點,好讓身體度過一個平安年。
 國外研究發現,許多標準身材的人在感恩節到新年這段期間體重平均約增加0.5公斤,而原先就為過重者的體重增加幅度高達2公斤之多,提醒我們飲食的攝取要多留意。重量的增加也許短期內看不出有太大衝擊與影響,但一旦長久忽視,很容易造成肥胖,讓鮪魚肚找上身,增加身體過度負荷,併發代謝症候群風險。在食物選擇與烹調上,應注重「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等「三低一高」原則,多用蒸煮方式來替代煎炸,並兼顧營養均衡與生活作息,避免過多熱量囤積產生脂肪,以維持健康體態。
 過年期間為促進體內循環,也必須重視運動舒筋,好加速代謝順暢。假期間或因遠遊旅程之關係無法定期定時運動健身,但仍可利用做家事機會讓體能有運作活絡機會。像是勤奮掃地、拖地、洗碗、整理家務等,使四肢軀幹運轉扭動,而非僵化的像是沙發上的馬鈴薯。甚至在年後,積極參與運動除消耗熱量外,更能藉以調整心情,做好收心準備工作,以迎接新一個年度的挑戰和未知的前景。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象徵立春年節正是我們休養喘息以面對人生新一幕舞台的片刻。團聚的喜樂氛圍帶來紓緩與充電的放鬆,但為了身心健全,要能用最具活力的心態迎接未來,過年期間的飲食與保養容不得忽視,必須在玩樂與現實間取得一平衡點,方不致造成樂極生悲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