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不過度焦慮恐慌 方能提升防疫高度

  • 2020-02-09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疫情天天高升、加速了全球的神經緊繃,大家都感受到了: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感染這個可怕的病症。在當前這個情況下,對於普通人群,我們不僅要做好物理防護,一定的心理防護也是需要的。焦慮和害怕是在當前情況下很容易產生的情緒,這些情緒當然都是自然的,是合理的。但是我們也要避免過度地沉浸在消極的消息中,從而給自身的情緒帶來持續的壓力。
 武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中國大陸境內持續惡化,國人再度為之色變。台灣雖尚無致死個案,但陰霾卻深深籠罩。出現有不少人因為買不到口罩、酒精而引起恐慌、焦慮,甚至有拚命重覆洗手、瘋狂消毒等強迫症現象。又因中央統籌口罩供需,反造成搶購,帶起另一波民怨與口舌之爭。希望近日中央所發布的「口罩購買實名制」,能夠讓大家稍加安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虎視眈眈,進入嚴峻階段之初,台灣便出現口罩之亂。春節過後至今,手機中瘋傳及問候的都是相關口罩的各項資訊及你買到口罩了嗎?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更是將口罩之亂提升到乾洗手及消毒紙巾之亂,各大藥局、百貨通路早早都被掃貨,口罩工廠被民眾包圍,也加深了民眾不安,讓許多人心情盪到低點。隨著確證病例一天比一天飆高,死亡病例的增加,這些數據更是讓人如臨大敵,隨時戒備,不敢輕易和人溝通談話,更不敢讓自己落入毫無防備的時空內,因為那會帶來染病的可能性!因此,能搶多少口罩或酒精或防疫裝備,誰還會客氣呢?
 當我們焦慮和害怕情緒一旦明顯出現,尤其是它們增強到一個程度後,我們大腦就會對於信息的分辨和思考的能力就受到影響。危機當前,全民此刻最需要的,不外乎冷靜自持,不隨魔音起舞,大其心以應天下之變。主事者肩挑重擔,行政作為更應周延完備,謀定而後動。醫衛委諸專業,緩和民眾焦慮;發言多些溫柔婉約,營造從容以對的社會氛圍。讓疫情減緩至解除,而這要大家同心協力才行。
 目前武漢肺炎的疫情防治工作,雖然有些慌亂,但可以看出兩岸政府都謹慎以對,並用最大力量防止疫情蔓延。疫情當然是需要重視的,所有人民都應該遵守政府的防疫措施,少聽民間偏方,要有過濾網路謠言的能力,就算沒能力過濾,至少不要轉傳來源不明的訊息,以免造成不必要恐慌或誤導。
 面對這次的疫情災難,相信任何人都會害怕,小老百姓很怕健康安全受到影響,重點在於「面對疫情」的種種作為,社會上、國際上各分其職,但請不要分其心,不要無謂口水,畢竟在疫情的面前是沒有身份差別的,就讓我們大家共同一起努力渡過這場災難,盡快讓名為「疫情」的黑夜趕快過去,「平安」的黎明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