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地區自戰地政務實施以來,少有大規模的開發,能夠保存有更多的閩東傳統文化與戰地設施,在台閩地區的文化資產中獨樹一幟。隨著戰地政務的解除,馬祖地區的產業正逐漸轉化為文化觀光與深度旅遊,其人文風俗、戰地設施,傳統聚落的資源豐富,兼具文化、展示及區域在地生活圈的發展任務於一身。在公部門與相關單位不斷投入大量資源與努力下,大幅提升了馬祖地區的生活與遊憩品質,成為台灣離島最重要的文化觀光據點之一。
過去描述馬祖為「一漲一落連江水,一石一瓦閩東情」,如此說明馬祖地景,令人聯想到這是上天灑在閩江口的一串珍珠。馬祖的建築,也是所謂的閩東建築,民宅建築以花崗岩為材,窗戶位高而小,屋頂如一方方的印章,成為淡定、卻又風格強烈的閩東建築。建築依山羅列,井然有序,彰顯自然地質與文化融合之美,極富人文氣息與特色的地景,是極具特色的在地元素,也是馬祖觀光遊憩景觀的極致。
馬祖除了給予外界戰地的印象外,豐富的文化歷史與為數不少的傳統建築群,一直以來是馬祖引以為傲且有別於其他地方之處。這些建築文化遺產,除了具有無價的文化價值外,它們還累積了先人的智慧及記錄了社會變遷的史實,這些資產是馬祖的共同意識,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它們免於受到損害威脅。因此,如何繼續保存舊有傳統建築,是公部門與民間都必須要持續正視的課題。
隨著人口逐漸增加、住宅需求提高,有限的建地炙手可熱,在空間不足及地價高漲的趨勢下,拆除傳統房舍改建新樓房成為風潮,馬祖特色的鄉村環境景觀在各式現代建築的興建中趨於雜亂,自然村的景觀丕變。不可否認,面臨社會變遷與人口增長下的發展,居住壓力必須正視外,但也應重視聚落的文化與環境特色,讓傳統建築、聚落成為馬祖的永續品牌。總之,保存地方傳統建築屬經常性的長遠工作,既要統合資源,更要有明確的上位計畫及策略方針。
建築遺產的維護是一種歷史關照、一種情感投注、一種在地實踐、一種生活方式的展現。並從歷史、產業、人物、祭儀、景觀、生態、故事中去探尋前人的足跡,去重新發現、珍視身邊的所有,並且付諸行動來連結我們的過去與未來,使得世世代代都能認同土地,安身立命。馬祖文化歷史悠久豐厚,擁有深厚的文化資產,文化是常民生活的共同記憶,也是社會活力的表徵,更是國家生命力的展現。文化可創造觀光產業的附加價值、可凸顯地方風格,展現地域文化特色,將其適度保存與活化再利用,並結合地區觀光環境之能量,以強化地區整體遊憩系統。各式各樣的老房子只要能妥善規劃、設計、經營,皆可為社區注入源源活水,都是聚落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
社論/促進傳統建築再生與再利用 帶動永續發展
-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