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植樹+護樹 馬祖更美好

  • 2021-03-09
 再過幾天就是植樹節了,進入三月,大地回春,正是最適合植樹造林的季節。早年的馬祖童山濯濯,經過地區軍民同心協力,歷經千辛萬苦,克服無數困難,大量培植花草樹木,方能造就今日遍地蒼翠盎然的嶄新風貌。隨著春天的腳步,天氣漸漸回暖,大地水氣也相對增加,這時就要趁著多雨時節大量種植花木,以期豐富林相提升森林覆蓋率,如果能集約經營、妥善撫育,必能增加林木碳吸存量,達到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效果,大面積植林並妥善永續經營管理森林,將是減緩地球暖化、拯救地球的最佳選項。
 馬祖列島土壤貧瘠,多裸露地,童山濯濯是馬祖早期給人最大的印象,及至1956年進入戰地政務時期,國軍大量進駐,為了遮蔭、掩蔽與水土保持才開始進行植樹造林,目前所見的相思樹、苦楝、黑松等人工林,就是這一時期的努力成果。但是,因為島嶼面積小,無高山阻擋,加上秋末至冬季,東北季風冷而強勁,當時的植樹造林工作卻是加倍艱難。
 對馬祖地區而言,植栽綠美化除了環保的思考外,更是整體的保林育林工作的傳承,尤其隨著工商業發達,地球生態環境破壞愈益嚴重的時候,植樹造林已成了現今環保最重要的工作,生活在馬祖這塊土地上的人,除了體認到植樹節的意義所在外,更要體認到植樹造林是永續的工作,不要讓每年的植樹活動只是淪為行禮如儀的應景活動而已。
 馬祖已從昔日煙硝味濃厚的軍事堡壘,迅速蛻變為觀光遊憩的海上公園,對戮力開放觀光產業的馬祖來說,更是要努力營造自然美麗的綠色生活環境,體認到植樹造林是永續的工作,為地球多種一棵樹,就是對地球暖化問題盡一份心力,亦能有效落實馬祖為「海上公園」之美名。同時也希望加強民眾重視生態環境、珍惜家園綠美化的觀念,達到環境永續、地球永續的目的。
 近年來,國人對居家生活環境品質的要求日益提升,藉由綠色植物進行社區綠美化已成為社區的趨勢,植栽不僅可以綠美化環境,還有淨化空氣的功能,對減緩全球暖化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公部門到民間,若能以實際行動來推動綠美化環境,由點、線、面、村里、鄉鎮市擴展至全縣,建構自然美麗的綠色空間,藉由下而上之模式推動社區綠美化工作,積極與民與力量相結合,相信可以打造馬祖成為一個更舒適、潔淨的生活環境。
 植樹造林擁有相當多環境生態效益,與環境永續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我們應深耕植樹造林,強化生態保育,以建構永續環境。在馬祖,種樹綠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況且樹木是幫助對抗氣候變遷的最佳夥伴,為地球多種一棵樹,就是對地球暖化問題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