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夜觀藍眼淚商機多 價格落差爭議大

  • 2021-04-17
 馬祖進入藍眼淚季節,在國旅加持下今年4至6月觀光客將大爆滿,從民間業者不斷投入造船開闢夜航活動不難看出,夜觀藍眼淚的商機十分驚人,業界粗估一季下來至少千萬產值。目前夜航追淚的方式有多種,價格從350元至500元不等,行程內容也有差異;過去馬祖因為藍眼淚收費爭議時有所聞,隨著夜航追淚市場擴大,業界應設法建立合理收費機制達成共識,避免因消費糾紛造成馬祖旅遊印象的負評。
 藍眼淚造成馬祖海岸奇幻夢境所帶來的觀光收益潛力無窮,在許多攝影愛好者追逐並發表作品之後,知名度與日俱增,靠藍眼淚賺錢的鄉親也越來越多,其中夜航追淚甚至已納入部份旅行團固定行程。今年度包括南北竿都有鄉親投入造船,要加入市場分食大餅,接下來一直到6月,南北竿周邊海域夜間肯定很熱鬧。藍眼淚帶來商機創造生計是好事一件,政府也樂觀其成,但如何避免業者與消費者之間收費與認定上的糾紛是很重要的,這時候往往要看業者的良心了。
 藍眼淚屬自然現象,雖然是季節性的生態景觀,但也沒人敢保證淚況天天穩定,究竟淚況密度到什麼階段才算有淚?這其實是存在許多爭議的,諸如其它地區生態活動一樣,業者行前充份的告知是必要的。據了解,目前有少數業者標榜看不到淚只收工本費,但並非所有業者都願意把到口袋的新台幣掏出來,所謂的爭議也在這時候產生。多年前馬祖藍眼淚剛出名時,各島都有達人帶路追淚,一個晚上可收入上萬元,有時到碼頭丟丟石頭也有錢賺,甚至把觀光客當冤大頭,負評也因此產生。
 正因為藍眼淚商機潛力大,才會吸引業者爭相投入,在龐大利益的誘惑下忽略可能產生的糾紛和意外事件。首先,船隻夜航具一定的危險性,船舶的合格驗證以及救生設備的完善是一定要把關的;合理收費機制的建立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業者的良心,必要時退費或減收對消費者而言也是一種心態平衡的作法。根據老一輩漁民說法,馬祖海域大部份地方都可見藍眼淚,只是數量多與少的差異,但數量會影響現場觀賞的品質,這種民間商業行為要政府介入訂定票價有點困難,究竟多少費用才合理?其實只要讓掏錢的人有值回票價的感受就是合理,所以關鍵還是在業者。
 觀光是永續性的產業,藍眼淚雖被列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看得滿意驚喜,淚況因潮汐、氣候等有所差別,口碑不能受影響,業者要珍惜得天獨厚的生財資源,別因為一顆老鼠屎而壞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