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馬祖的天然與質樸 生態旅遊潛力無窮

  • 2021-04-18
 近年來,世界各地都將生態旅遊蔚為風潮,馬祖因為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與氣候條件,所以動植物等生態豐富多元,極適合推展相關旅遊活動。馬祖是我們的家,推動島嶼永續發展勢在必行,生態旅遊提供一種非常理想的概念與目標,在所有的發展與建設之前,都必須思考生態的平衡與保護,馬祖現在吸引旅人目光的焦點,就在於別處沒有的戰地景觀、自然地景、燕鷗、大海、藍眼淚、閩北建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擁有的自然資產,對於國人而言,馬祖是一處生態旅遊的秘境。
 生態旅遊這個概念,最早是由 Hetzer 在 1965 年所提出,他呼籲文化、教育和旅遊業者重新思考遊憩的意義與觀光之衝擊,希望以當地文化和環境最小的衝擊及給予當地最大的經濟效益與遊客最大的滿意程度,來做為衡量觀光活動效益的標準,因而提倡一種生態上的旅遊,比起大眾旅遊更添加了生態概念與環境關懷,此乃成為生態旅遊的濫觴。生態,來自於對生活的態度,是一種對環境負責的精神,也可以說是一種尊重。
 馬祖因為地理位置較接近中國大陸,馬祖列島兼有著海島與大陸的特性,孕育出許多獨特的動植物物種,如圓蓋陰石蕨、黑足鱗毛蕨等隨處可見,且因島嶼特性而逐漸演化而成的原生特有種,如馬祖石蒜、馬祖紫檀與馬祖野百合等以馬祖來命名的植物。常見的野花如裂葉月見草、長萼瞿麥、蔓荊等在山坡與海灘遍地綻放,妝點馬祖四季容顏,甚是美麗。馬祖附近有許多洋流交匯,漁產豐富,海濱海洋動物種類極為豐富,海中的黑鯛、石斑、鱸魚等,是釣友們最期待的挑戰;沙灘最常見的痕掌沙蟹、花蛤,礫灘的海瓜子、歧紋簾蛤,岩壁縫中的龜爪、藤壺等等豐富的生物群相,更是令人目不暇給。
 生態旅遊是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經由解說服務引領遊客深入體驗及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進而提供遊客環境教育的機會以增強環境意識,期能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最後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使保育工作得以延續。
 生態保育觀念已在地區逐漸生根萌芽,日益受到重視,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但是,也不能否認,當下地區生態保育工作亦面臨不少考驗。畢竟,生態旅遊經營需要高度且多元的專業,生態旅遊的成功發展往往需要多元專業領域的導入,建立不同領域的共識與合作平台是十分困難的;以及生態旅遊的發展需要時間的養成,政府政策以及經營單位通常缺乏耐心與恆心。實現生態旅遊的理念是一條長遠的路,透過生態旅遊的推動希望逐步達到提昇生態資源品質、共創真正富裕幸福生活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