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守護地球 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 2021-04-25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已邁入第51週年,而今年主題為「Restore our Earth(修復地球)」,呼籲人們付出實際行動表達對地球的關懷,思考如何減少對地球的影響、改善恢復我們的地球環境,共同防止環境破壞所引發的災害,替地球盡一份心。
 世界地球日,起源於1970年代,最早是由美國校園所興起的環保運動,到了1990年代時,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極為重要的環保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在4月22日這天,不同國籍的人們會以不同的方式來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數以百萬計的個人、團體、政府以及社群都會在這天作出宣誓,讓我們集結保護地球的力量能夠再前進一步。不論是舉辦各式座談、會議、音樂會等活動,或是提出環境議題遊行,甚至是執行許多愛地球的行動或想法,雖然無法立即解決氣候變遷影響,但是越來越多人已經意識到地球面對的環境問題,所以每個人的行動與改變,都可以為氣候變遷的問題來貢獻一份心力。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地球,是萬物的起源地。在現代社會中,人類雖然逐漸邁向了高科技時代,使得生活更便利、更舒適,但也因為過度的開發、浪費能源,在不知不覺中,竟漸漸的把地球推入火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過錯。為了避免地球生態繼續惡化,人人都必須珍惜地球的資源。人類每天都會製造出無數的垃圾,造成環境和空氣的污染,所以我們更應該做好垃圾分類,將可再利用的垃圾再度轉化成地球的能源,這樣不但能減少垃圾數量,還能將垃圾一而再,再而三的回收利用。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用水用電是必然的,但是如果能減少對地球的傷害,那當然再好不過了。例如洗澡使用淋浴、洗米水再利用,夏天時跑出家門口,感受微風吹拂,不在家使用冷氣機等。這些雖然只是舉手之勞,卻能為地球省下不少資源。外出時,建議可乘搭大眾交通工具,這樣就能減少廢氣的排放量,到商店購物時,可以使用環保購物袋,不但讓塑膠袋減量,還能使有毒氣體「戴奧辛」對人類的傷害降到最低。由此可知,我們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舉動,都能讓地球發生微妙的變化。
 地球日不只是組織動員各種方法或計畫,來推動愛地球的方法,而是讓每個人更能為自己的行為付起責任,為我們的孩子、親人以及朋友,立下保護環境的榜樣。世界地球日,每個人在食衣住行上,改變一點點為地球盡份心力,只要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份、注意生活上的小細節,為地球好好的著想,一定能讓地球在人類的手中獲得重生,迎接新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