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推動地方創生 建立馬祖品牌

  • 2021-04-27
 為因應高齡化人口、勞動力外移所造成的地方人口流失嚴重,日本提出了「地方創生」這個概念,透過「創意、創新、創業」,幫助產業沒落、人口外流的鄉鎮,重新發現在地的價值與獨特性,開展具地方特色的產業,並引導優質人才回鄉服務,以解決城鄉失衡的問題。
 我國與日本同樣面臨農村人口老化、區域發展不均的問題,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的概念翻轉城鄉差距,已如火如荼的展開。近幾年馬祖各項質量提升,基礎建設逐年改善,如何從永續創生立場,盤點地方既有「地、產、人」的資源優勢並確立該地方特有的獨特性與核心價值,逐步吸引人才回流,並賦予地方傳統產業新動能,將是未來的發展目標與挑戰。「地方創生」是一項跨領域、綜整各界量能、由下而上,從社區需求到凝聚社區共識,因此從公部門要更積極地訂定城鄉的創生架構及創生目標,建構出適地適性的創生計畫及執行策略,並且鼓勵年輕世代返鄉移居,從而為當地帶來創業的群聚效果,進而透過地方創生計畫讓自己的家鄉發光發熱。
 「因地制宜」不僅是地方創生的發展口號,也是永續經營的核心理念。其次,活化資源與永續發展有賴本土生養的青年人才,他們最了解自己土地的特色與需求。引導青年留鄉或返鄉,強調在地青年主體性,是「地方創生」的重中之重。創業以技術、商業模式與資金為基礎,「創生」則是從人與地方的連結出發,目的是地方的永續經營。創業並不輕鬆,解決地方問題、創造地方共有價值的「創生」更是如此。近年政府參考日本「地方創生」推動經驗,自105年起推動「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盤點地方既有「地、產、人」的資源優勢,確立地方特有的獨特性與核心價值,導入設計力、生產力、行銷力的輔導機制,為地方注入產業發展動能,希望達到人口回流、青年返鄉、均衡區域的目標。
 馬祖的孩子外出求學是必然,因為島嶼無法提供高等教育的多樣選擇,求學後自然而然地留在外地工作,外地結婚生子,與家鄉連結日益減少,這似乎是島嶼的宿命,但這幾年在政策的支持下,開始出現些許變化,年輕人逐漸為馬祖帶來創意與變化,讓馬祖開始展現生命力。在地文化元素,長期生活在馬祖的人也許習以為常,但返鄉的青年卻帶著與觀光客一致的眼光,知道什麼才是吸引人的創意,像是老屋、據點結合的民宿,不用一次性商品的堅持,或者像是繼光餅創意料理、東引魚露工廠的重生等,善用大學年輕世代的創意與實踐力,參與地方創生,既有助於尋求永續經營,也讓資源不足的偏鄉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政府更可因此節省許多補助的資源,創造多贏。
 「在地創生」固然是要充分發揮地方特色,但終極目標還是為活化資源、創造產值、增加就業機會、避免人口空洞化。只要具有一定吸引力,並注入青年的活力與創意,定能開創出兼具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的地方創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