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向海致敬 喚起環保意識

  • 2021-04-29
 馬祖海岸今年已發現第11隻死亡露脊鼠海豚,光是這個4月就已經發現8隻,露脊鼠海豚是全球數量不到一千隻的保育類動物,地區每年都傳出這麼多鯨豚死亡案例,讓我們感到相當惋惜,也提醒我們對生態環境保育的重視,一同關懷地球生態資源。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公布資料,2020年國內鯨豚擱淺事件達161隻,其中活體18隻,死亡143隻,馬祖地區也發現19例江豚死亡。鯨豚協會多年前曾在馬祖進行相關的生態調查,證實馬祖海域是鯨豚的洄游路線之一,但這麼多年來,人造廢棄物已經嚴重影響海洋生態,並對海洋動物造成嚴重且致命的傷害,這些塑膠廢棄物與人類的使用行為有高度相關,對於生態環境保護,人類更應有所自覺。
 從國內及世界各地的個案來看,海洋廢棄物問題對海洋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縣府產發處今年實施漁具實名制,期待能有效管理漁民漁具,從源頭減少漁具廢棄物,要求漁民負起漁具保管責任,逐步恢復海洋生態環境,地區各界樂觀其成。
 政府近年不斷向民眾大力宣導環境保護意識,「向海致敬」就是一項重要環保政策,現在馬祖各澳口不定時都會看見清潔隊、社協、政府單位舉辦活動前往淨灘,攜手清除海洋垃圾,以行動具體實現環保。雖然淨灘成果,對於地球上上億噸海洋廢棄物來說只是冰山一角,但重要的是背後環保意識的教育,讓下一代小朋友都能了解環保的意義,散播正確知識,減少未來汙染產生。
 據研究單位統計,海洋塑膠垃圾已達1.5億噸,而且持續增加,如果再不控制塑膠垃圾的產生,到了2025年,塑膠垃圾的重量超過海裡面所有魚類的重量。這無疑是對所有人類的警惕,國人要保育海洋,可以從自身的減塑行動開始,珍惜資源物盡其用,從源頭減量,才能降低海洋生物誤食人造廢棄物的機會,不讓海洋生物因為人類行為而蒙受其害。
 為了地球的未來,及時採取行動,以避免情況惡化,現在大家普遍都有環保意識,更重要的是讓他逐漸落實在我們生活中,地球只有一個,一同加入守護環境的行列,為了地球美麗且多元的生態資源,我們都應該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