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受國際鋼價上揚以及缺工影響,台灣地區營造業者叫苦連天,為此營造公會日前專程拜會工程會求援。馬祖地區近年來大小建設不斷,又因為離島運輸等條件受限,營造成本相對比台灣本島要高,全台工料齊漲是必然趨勢,未來地方在爭取中央建設經費以及配合款方面勢必也跟著水漲船高,要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持續建設馬祖的腳步,各級政府機關應列為施政考量。
營造業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產業,公共建設順利推動,將帶動關聯產業發展及提升國人就業機會,在馬祖營造業也是就業一大區塊,而各項大小建設更與地方長遠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公共建設方面,戰地政務解除早期以民生基礎建設為主,直到觀光起步又以景點交通建設為重點,建設的工作及腳步可以說是永無止境;在民間投資部份,住宅需求量大幅增加,老屋翻修建案不斷推出,這是一個地方永續發展的希望指標。
不管是公是私,馬祖在營造方面的需求仍然很高,但近年來不論是公共建設還是民間建案,大家都能感受到成本大幅提升的壓力,工料齊漲波動過大造成建設腳步放緩是可能的。在公共工程為例,近年來常常碰到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困境,原物料上漲導致廠商利潤下降甚至搞到虧損,工程會雖有因應物價指數的應對措施,但往往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間接造成公共建設投標意願降低,一再流標或變更設計導致民眾對建設成果期待的落空,更直接影響政府施政布局。民間建案亦然,成本的提升相對降低投資意願,居住政策或旅宿品質提升也因此發展受限。
地方資源有限,多數的經費來自中央補助,營造成本因為工料齊漲而提升,對爭取經費而言也是一道難題,妥善運用經費成了各級政府機關必須重視的課題,在不能滿足所有需求前提下勢必要撙節開支,建設的優先順序成了決策重點。然在民意高漲的社會形勢下,政府對於鄉親所提建設需求又不能不重視,錢要如何花在刀口考驗決策者智慧與溝通能力。
缺工、缺料的問題讓營造業者遇上空前危機,營造公會希望政府出手相助,以公權力彌補廠商因大宗營建物料價格上漲的損失,而政府能夠協助廠商的還包括在法令部份的解釋甚至是修法配合,只要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讓營造業度過難關,對國家及地方發展也是好事一件。馬祖位處離島,各項建設成本都與台灣本島不同,應善用地利之便運用小三通優勢,爭取更多建材自大陸進口,可大幅降低營造成本。工料一旦漲上去,要回來恐怕很難了,此時能夠彌補的只有政策,總之建設腳步不能停、也不能慢。
社論/工料齊漲 馬祖基建也受影響
- 20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