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訊息是馬祖的一種公共財

  • 2021-05-03
 近日全球COVID-19疫情升溫,世界與我國再次面臨嚴峻防疫挑戰,就算目前仍保持零確診的馬祖,鄉親也緊盯相關報導與疫情最新發展資訊,疫情相關訊息影響個人利益、權利,甚至是生死,從此次COVID-19生活防疫中,讓我們進一步體認公共資訊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財。
 聯合國將每年的5月3日訂為「世界新聞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揭示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今年的年度主題是「Information as a Public Good」,聯合國官方將其中文翻譯為「將資訊視為公共產品」,強調訊息對於公眾參與和公民空間的影響,希望在公眾支持下,提升媒體的自由化和多元化。
 訊息是一種公共財,如果馬祖公部門能提供良善的訊息公共財,將能提高全體縣民的總效用,公共財的供給具有「非排他性」,每增加一位消費者,其邊際成本等於零,其在公共資訊上也充分體現這一特性,一位縣民對某一資訊的消費,並不會阻礙其縣民對這個資訊的消費,公共資訊可同時被多人使用,共享其利,因此馬祖公部門應在確保個人資料保護與隱私權的前提下,儘量公開相關政策資訊,揭露公共服務訊息,透過新聞媒體或社群平台讓大眾知曉,提高政府透明度,促進馬祖的成長與提升競爭力,絕不可將業務上的公共資訊,視為自己的私有財,不願公開卻提供給自己的親友獲得利益。
 公共資訊除了在「量」方面要儘量公開,在「質」方面,也要注意資訊的正確性,由於訊息是一種公共財,因此錯誤的資訊,將會影響馬祖的公共利益。特別是目前假訊息氾濫,由於馬祖鄉親人際網絡密切,因此從人際網絡所延伸的網路社群使用密度非常高,很多鄉親很熱心,常會在臉書或LINE上分享資訊,轉知或提醒親友注意,但其中有些訊息是假的,訊息裡有毒。針對有網路社群上的假訊息,公部門應密切注意,適時澄清,讓外界在第一時間能瞭解事實真相,營造優質的馬祖公共資訊空間。
 另外,訊息和其他公共財相較,更具時效性,不論再大量的資訊,或是品質再好的資訊,如果錯過時效,其價值就會變得非常低,因此馬祖公部門在網路社群時代,應該要注意資訊的時效性,讓縣民能適時獲得所需公共資訊。
 就像是國防這項公共財一樣,馬祖公共訊息的傳播環境,需要全民的支持,才能使這個公共財強大,期望未來在公私協力、全民參與下,馬祖公共資訊不論是可及性、正確性與時效性都能持續提升,滿足縣民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