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最好的禮物是什麼?不是豐盛大餐、不是鑽石首飾、也不是高貴補品、更非白花花的銀子,而是來場讓親子間情感升溫的親子旅行。家庭旅遊不見得需花費高昂,但卻能讓孩子探索社會態樣、增強心智能力,並創造雙方間更多的話題。
能有機會步出戶外、到各地旅行探索,是增進孩子對這世界理解的最佳捷徑。不論圖書館的書籍再何等精美、電視螢幕畫面再多麼的栩栩、父母親的口述分享再如何的動人,對孩子而言終究是僅止於單向式平面的訊息接收,經常是船過水無痕般的平淡。但若有機會能前往各地旅行,品味生活的一切,腳踏實地的接受自然與人文的洗禮,對於把知識立體化有相得益彰的加乘,深深烙印在腦海中,成為難以磨滅的記憶,其效用遠遠大過於抱守斷編殘簡。
舉凡像是馬祖擁有無垠的「藍眼淚」、小琉球具有珊瑚礁地形及綠蠵龜、阿里山有亙古的神木群與澎湃的日出陽光、花東地區深具世界級的海天景色、受疾風吹拂具有風城之稱的新竹、曾是俯瞰世界至高點的台北「101」大樓、環狀捷運行駛的雙北讓生活變的更便利、高鐵的飆速縮短移動時間等等,這些生活上的經驗都要仰賴親自體會後才能內化成自己的內蘊,做為成長中的重要養分。此外,閱歷的增長對於孩子在文字寫作或口語表達上也有相得益彰的加分作用,讓肚內有更多發揮的素材,使事情敘述更具深度與見地。
外出旅行的另項優點在於學習團隊合作、互相照顧。當今社會生育率降低,各家庭平均有1至2名孩童就算水準之上,但也因同儕人數有限,再加上承平時期家長無微不至的呵護,讓合作與體諒這門課不易發揮。但出門後為使旅程順利,除了家長的費心外,親子也得共同協力合作,學習觀察與自我保護,共同來解決面對的問題與困境,讓他們意識到這是彼此一體的活動,有義務與責任一起想辦法或配合,而非像是在家裡時可恣意與任性。而在外期間家長們面對問題的反應與情緒回饋,在在也都是孩子們觀察與模仿的參考標竿。
親子旅遊另一項優勢在於得以藉機訓練與提振孩子體能,增加肌耐力。平常時期上下學的活動地點除校園,主要活動地點以家庭居多,真正達到運動的機會相對鮮少。旅行踏青的活動或多或少需要跋涉,行經一段又一段的路途,或是翻閱一座又一座的陵地,並在陽光普照下揮汗、冷風刺骨下禦寒、霏霏細雨裡打傘,種種的移動也間接磨練孩子的體能和耐性,有效地幫助大腦神經網絡的連繫,促進大肌肉及小肌肉發展,變得強健靈活。
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親子共同出遊是相當難得且珍貴的互動,家長們應把握每次親子團聚旅行的機會,除了沿途吃吃喝喝、消遣網路與電子遊藝外,更要思考如何讓旅程賦予深度教育意義,厚實親子的難忘回憶。
社論/探索足下創造最特別的母親節禮物
- 2021-05-07